第rb03版:呼和浩特市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以实干实绩助力首府农牧业 绿色高质量发展

——访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涵

●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对于如何贯彻落实好全市两会精神,市农牧局党组书记、局长高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农牧局将精准布局首府农牧业“一圈一区两翼四板块”,全面提高粮、乳、薯、菜、肉五大类产品产量,粮食生产面积稳定在500万亩左右,产量稳定在37亿斤左右;奶牛存栏达到46万头;蔬菜生产面积力争突破19万亩,产量突破48万吨;肉类产量达到14.5万吨。今年,市农牧局将从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首府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要紧盯项目落地,全力抓好都市农业发展。以“开局就是决赛、起步就是冲刺”的工作态度,加快推进绿色农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建设,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开工建设奶酪二期、高端乳清脱盐粉智慧化生产项目,蒙牛乳业产业园建成投产5G数字化奶粉工厂、日产500吨低温乳制品项目,推动建设武川县高原特色农畜产品产业园、清水河县优质农畜产品加工产业园,推动正大食品三期项目落地,建成西贝贾国龙功夫菜超级中央厨房项目。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全力打造两大设施农业发展核心区、5个设施农业生产示范基地、10个设施农业示范园区。

要紧盯稳产保供,全力提升种养殖现代化水平。一方面,市农牧局将明确时间表、作战图,集中建设370万亩玉米高产稳产功能区,全力建设12个规模化苜蓿种植基地、10个规模化燕麦种植基地,饲草总种植面积达到160万亩。高标准、高质量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增露地蔬菜种植5000亩。另一方面,利用好冬季农闲季节,做好项目前期工作,确保新建的14.5万亩、提升改造的13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开春即开工”。此外,加快建设优然牧业沙尔营养殖园区、托县18万头奶牛绿色智慧养殖示范园区和正缘4万头奶牛养殖园区,确保全市奶牛存栏达到46万头。

要紧盯活权赋能,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开展农业新型主体提质增效行动,创建示范社40家以上、示范家庭农场30家以上,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66家。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工业化、产业化、园区化思维,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土左旗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水河县创建自治区现代农牧业产业园,争创“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