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网红打卡地“千岛湖”背后的守护者

●本报记者 宋向华 文/图

2月4日,迎着漫天飞舞的雪花,记者走进大黑河郊野公园玉泉区段“千岛湖”,虽然雾凇化了,但流动的河面上赤麻鸭成群结队,清脆的叫声此起彼伏,慕名而来的游客、摄影爱好者守候在河岸两侧,突然,赤麻鸭群展翅高飞,引得大家纷纷按下相机快门,定格最美瞬间。

“快回来,请回到安全地带。”这时,一位身穿迷彩服,戴着红袖章,手拿小喇叭的工作人员快步跑到人群中,提醒两位跨越安全护栏的游客原路安全返回。游客连连道谢,工作人员说,“我是巡河员,保护游客安全是我的职责。雪天路滑,大家一定要远离河岸,安全第一。”

巡河员李宏刚告诉记者:“我们根据每日客流量,随时增设人员,增加巡河频次,调整上下班时间,要赶在第一波拍日出的游客到来之前到岗,要等最后一名游客离去才能下班。”

“现在,游客越来越多,我们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一趟趟巡河,一天下来,腿像灌了铅,有的同事腿都肿了。但是,没有一人喊累掉队,一听到游客夸‘这里真美’,我们又满血复活了。”另一位巡河员告诉记者。

不远处,巡河员郭润威走过来说,“这段时间,玉泉区河长办的工作人员和我们一起巡河,我们新增指示牌、警示牌,加固了护栏,又将这里的智能监控器添加新设置。”在郭润威的指引下,记者靠近智能监控器,“吱吱吱”警报声响起,当记者转身反方向而行,智能监控器又化身“讲解员”开始介绍景区,并提醒要远离水域注意安全。

此刻,雪花纷纷扬扬,越下越大,游客走了一波,又来一波,巡河员们又分散开来,巡河、护河,守护“一方碧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