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城区生盖营村:

红白理事会 为人情“减负” 为文明加分

“乡里乡亲代东团”舞蹈队为村民婚宴表演

本报讯(记者 刘沙沙)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切入点就是乡村移风易俗。近年来,新城区生盖营村,把红白理事会作为提升乡风文明、推进移风易俗的重要抓手,成立了一支“乡里乡亲代东团”,作为“破除红白陋习、弘扬文明新风”的新载体,营造了文明和谐,向上向善的社会氛围。

为更好地发挥“代东”在村民婚丧嫁娶中的导向作用,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生盖营村村“两委”将代东团纳入基层治理体系并进行了改良,吸纳了村内部分德高望重的乡贤和舞蹈队大妈们组成志愿者,最终形成了“党员+乡贤+文艺团体”的以党建为引领的村民志愿组织,“乡里乡亲代东团”由此应运而生。从宴会准备之初“代东团”便要与“东家”进行深入沟通,对宴会规模的大小、流程的科学制定、烟酒数量和价格、餐标、桌数、礼金金额等进行严格把控,对有大操大办想法的村民及时进行劝诫,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在日积月累中不断加大移风易俗的宣传力度,使文明新风尚随着一场场婚丧事宴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村“两委”对“代东团”的工作进行统筹指导,让“代东团”成为村里倡导文明新风的宣传队、推动移风易俗的战斗队,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发挥积极作用。

“乡里乡亲代东团”凭借丰富的专业代东经验已成为一张靓丽的名片,在推广乡村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特色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村民家中但凡有红白喜事、生日圆锁、孩子满月等活动时都会邀请“代东团”前来操办,不仅省时省力,更将一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礼俗文化给予了最淳朴、最原生态的保留,使这些当地传统特色文化得以传承。同时在中华传统节日及重大节庆日到来时“乡里乡亲代东团”积极组织开展村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文艺惠民活动,以活动为载体,宣传党的好政策,推进了好的乡风民风,更好地挖掘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乡里乡亲代东团”是生盖营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队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成立至今已操办生盖营村大小宴会80余场,值得一提的是代东团队里舞蹈队的大妈们,既是“演员”又是“东家”,全村互帮互助,免费为村民提供代东+演出的“一条龙”服务,既省钱又热闹,还促进邻里和谐,平均每场宴会能够为村民节约资金约1.2万余元,对抵制歪风陋习,倡导文明用餐、勤俭节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这支志愿服务队在村“两委”的带领下,积极开展理论宣讲、卫生环保、文化文艺等志愿服务活动。

如今的生盖营村,文明和谐的乡村氛围越来越浓。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