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丽霞)近年来,我市各级党委政府、林草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单位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整合优化建立自然保护地11个,新建市级重要湿地7处、湿地保护小区59个、小微湿地6个,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不断扩展优化,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记录有兽类野生动物35种、鸟类野生动物218种、野生植物755种,国家及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群总体上呈现稳中有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市坚持以“林长制”“平安首府”建设推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建立健全各级野生动植物保护联席会议制度机制,深入开展“清风”“网盾”等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专项行动,全面完成陆生野生动植物资源调查,持续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宣传教育。同时,强化提升野生动物救护能力,建立野生动物收容救护中心、救护站7个,国家级疫源疫病检测站1个,累计救助陆生野生动物663只。林草部门常态化开展巡护巡查值守,充分发挥护林员、志愿者、巡护监测人员力量,有效利用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野生动植物网格化监控系统,实时监控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扎实开展2024年全国越冬水鸟同步监测工作,目前已监测到重点区域越冬水鸟11种,种群数量合计达6万多只。成功将哈素海自治区级重要湿地列入国家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今年,市林草局围绕“构建野生动植物智慧保护体系”这一主题,将强化湿地保护小区、小微湿地建设,推进创建大青山国家公园、呼和浩特国家植物园,实施野生动植物保护项目,持续巩固扩大野生动植物保护成果;持续完善利用智慧林草生态大数据平台野生动植物网格化监控系统、无人机、红外线相机、遥感等先进技术,对野生动植物栖息地、迁徙地、越冬地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破坏行为,有效维护野生动植物资源安全;充分发挥各级打击野生动植物非法贸易局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持续加大对非法捕猎、贩卖野生动植物等行为的打击力度;通过组织开展“野生动植物日”“湿地保护日”“爱鸟周”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宣传活动,普及野生动植物法律法规和保护知识,引导公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