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我市全力保障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林草种苗供应需要

本报讯(记者 刘丽霞)近日,市林草局、和林格尔县国营白二爷沙坝林场、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分别作为甲乙丙方代表,共同签订了《自治区保障性苗圃建设责任状》,明确白二爷沙坝林场保障性苗圃2024年完成育苗445万株,培育沙枣、山杏、油松等6个品种,优先保障“三北”工程、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需要。

据了解,呼和浩特市“三北”工程总任务228.41万亩,2021—2023年已完成71.58万亩,剩余156.83万亩。据初步统计,呼和浩特市“三北”工程六期所需苗木约880余万株,主要为樟子松、油松、榆树、沙枣、山杏等9个品种;所需草种约55.4万公斤,主要为苜蓿、冰草、沙打旺等6个品种。通过摸排,全市种苗企业135家,在圃苗木5250余万株,主要为樟子松、油松、榆树、沙棘、山杏等56个品种,可以完全满足“三北”工程建设苗木需求;全市草种生产企业4家,年产草种约16.3万公斤,主要生产苜蓿、羊草、冰草、碱茅等10个品种。

接下来,市林草局将根据“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进展,及时公布林草种苗需求情况,引导林草种苗生产单位及时调整育苗、草种繁育方向和规模。同时,积极拓展林草种苗生产单位与用苗用种单位的信息沟通渠道,推动林草种苗的产、销环节形成良好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