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水是生命之源。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思路,深入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把节约用水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取得明显成效。
2023年,我市深入落实自治区节水行动任务,印发实施《呼和浩特市2023年节水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开展精细管控、农业农村、工业企业、城镇用水、科技赋能“五大节水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确定的9项年度任务已基本完成,充分发挥市级节约用水工作协调机制,节水控水行动有力推进。
加强节约用水监管。2023年,我市严格执行计划用水管理,出台《呼和浩特市非居民超量加价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办法》,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非居民用水核定全覆盖工作,年度审核发放非居民计划用水核定证2115个,重点工业和服务业用水单位计划用水管理全覆盖。
2023年,我市严格用水强度控制,在节水评价、计划用水、节水载体建设、节水监督考核等方面严格执行自治区行业用水定额。完成对三级重点监控用水户名录复核、调整、更新。
稳步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2023年,建成节水型高校2所,累计建成节水型高校15所;高校计划用水管理实现全覆盖,均未超计划用水;建成节水型企业11家;积极申报建设节水型灌区,麻地壕、陈梨夭、红领巾灌区按期提交了申报节水型灌区材料;2家单位签订了节水项目合同,预计年节水量1000立方米;新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21万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万亩);持续提高非常规水源利用率。2023年,我市再生水利用量达到1.05亿立方米,顺利通过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中期评估。玉泉区一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自治区水利厅“节水贷”融资服务系统审核,是全自治区首笔“节水贷”。
2023年,通过“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开展“节水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宣传60余次,发放宣传品2万余份,线上开展了全民节水知识有奖竞答等宣传活动,联合市教育局开展我市小学生节约用水征文(绘画)大赛暨“节水大使”评选活动,评选出31名节水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