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阐释宣传“北疆文化” 充分利用资源禀赋

我区倾力打造“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研学旅游品牌

本报讯(记者 刘丽霞)今年以来,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把推进内蒙古特色研学旅游作为拉动内蒙古经济新增长点的有力抓手,倾力打造知名研学品牌“我和草原有个约定”,将“北疆文化”深度融入研学线路和研学产品的打造之中。

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来自俄罗斯、蒙古国和广东省、重庆市、北京市、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多批研学团的到来,研学团队近日陆续抵达满洲里、呼和浩特、鄂尔多斯、阿尔山等地,观历史文化名城、品特色美食、赏沙漠奇观,感受北国风光的独特魅力。截至目前,全区共签约研学团队共计1650个,累计招徕研学旅游人员390430人。特别是3月21日以来,1648名俄罗斯青少年到呼伦贝尔开启春日研学之游,这也是今年俄罗斯青少年第6次来到呼伦贝尔,标志着中俄跨境研学品牌已初步形成。

全区文旅系统紧紧围绕阐释宣传“北疆文化”,充分利用资源禀赋,多措并举,让 “冷资源”变为研学游的“热效应”。

夯实研学旅游发展基础。加快推进研学旅游基地(营地)建设,在原有74家研学旅游基地(营地)的基础上,再遴选100家优质研学旅游基地(营地)、100套研学旅游精品课程、100家优质研学旅游服务商,并建立内蒙古推荐名录。推出自治区本级15条研学旅游经典线路,培训100名研学旅游指导师,不断丰富研学旅游产品供给,推进研学旅游高质量发展。

创新研学产品提档升级。针对内蒙古不同的地理特征、文化属性、民族特色和自然环境,将分东、中、西部推出不同的研学旅游产品。东部地区重点推出民俗文化、冰雪文化、红山文化、草原文化等研学产品;中部地区重点推出遗址文化、恐龙文化、火山文化、乳文化等研学旅游产品;西部地区重点推出长城黄河文化、农耕文化、沙漠文化等研学旅游产品,不断推进全区研学旅游工作提档升级。

加大宣传推广引客力度。充分利用“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和各个重大节假日,推出研学旅游系列产品。组织各级媒体以及区内外网红达人分批次深入研学基地、景区景点开展采风创作,以多种形式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宣传推介全区研学旅游资源和产品,倾力打造“我和草原有个约定”研学旅游品牌。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