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刘艳霞)近年来,首府聚焦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在顶层设计、供给改革、质量提升等方面探索创新、持续发力,积极创新医养结合新模式,加快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让老年人的美好生活期待变为现实。
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这是国家首个支持银发经济发展的专门文件。“结合意见,市民政局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一方面,制定出台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人员管理、运营服务、综合监管等方面的标准化政策。另一方面,制定《呼和浩特市建设城市养老服务“样板区”、农村养老服务“示范区”行动方案》,出台养老服务考核评价办法,着力推动银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让‘老有所养’事业与银发经济齐头并进。”市民政局养老服务科副科长李重阳说。
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供给能力。市民政局围绕老年人“周边、身边、床边”的养老服务内容,引进和培育知名养老企业,链接家政、物业、餐饮等服务业,为全市老年人提供全托、日间照料以及助餐、助浴、助洁、助医、助行、助眠、心理慰藉等多样化服务。同时,鼓励支持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支持包头、鄂尔多斯、乌兰察布知名养老企业来呼创业或设立养老分支机构。
加快推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为了加快实现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全覆盖,力争今年建成两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示范中心、两个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102个村级养老服务站、提升改造46所农村互助幸福院;持续实施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1000户,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5875户适老化改造任务。同时编制全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为大力发展银发经济提供硬件支持。
此外,为了满足老年人用餐需求,首府不断扩大老年人助餐服务覆盖率,预计今年年内实现老年助餐服务纳入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全覆盖,乡镇街道养老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站开展助餐服务全覆盖,有需求的低保、特困、失能等经济困难老年人助餐服务全覆盖,还出台为老餐厅建设标准和运营奖补政策。
持续推进“互联网+养老”提质增效。市民政局将推动打造旗县区级智慧养老信息平台,链接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互联网+养老”服务,推动服务业务拓展升级,提高服务的便捷度和效率。探索运用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进一步提升老年人的服务体验。同时,实现养老服务设施安全、运营等情况数字化监管,积极对养老服务领域的政策、动态、活动及智慧助老、反诈知识等进行宣传,让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消费、便于消费、敢于消费。
促进医养康养等深度融合发展。首府不断推动建设文化康养智慧社区、老年人友好社区,积极与养老服务先进城市达成旅居养老合作协议,依托我市蒙医中医医疗优势,发展以疗养、康复、保健、旅游为一体的“蒙医药康养+产业体系”新模式。打造医养结合精品项目,推动建设“社区卫生服务站+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联合体,通过上门巡诊、远程诊疗等将医疗服务延伸至居家。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同住宿业、餐饮业、文体业、娱乐业等行业协同融合发展,催生新的服务模式,激发消费活力,创造全新服务业增长点。
如今,首府积极发展银发市场,不断探索包括传统的“衣、食、住、用、行”这些实物消费,也包括长期照护、健康管理等服务消费,还有文化、艺术等新型消费,以及科技赋能下的智慧产品和服务。不仅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还推动了相关产业释放出更大的发展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