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春风一拂满城绿

●本报记者 刘丽霞

增树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

4月的呼和浩特春光明媚,气候宜人,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

近日,自治区党委直属机关工委、自治区林草局、呼和浩特市委直属机关工委、市林草局等多家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在吉沙公园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拉开了今年全民义务植树的序幕。一年之计在于春。呼和浩特正汇聚全民力量,采取多种尽责形式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以实际行动落实“五大任务”、助力“三北”攻坚,共建绿色青城。

多年来,我市坚持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搞绿化的基本方针,市委、市政府把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作为调动全社会力量推进国土绿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各级领导率先垂范,身体力行,年年带头参加植树活动;各地区各部门积极行动,真抓实干;广大干部群众踊跃参与,履职尽责,在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的推动下,我市各项生态建设任务顺利推进,国土绿化取得了有目共睹的骄人成绩。截至2023年年底,全市累计完成义务植树1.8亿株,干部群众的首府意识、生态意识和责任意识普遍增强,“爱绿、植绿、护绿”的绿色文明之风蔚然兴起。

在我市的国土绿化工作中,通过积极发动全民、全社会力量投身绿化,有效解决了造林绿化与资金投入之间的矛盾,大大加快了绿化进程。我市启动实施的生态城市建设、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国土绿化九大工程建设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中,坚持把义务植树与林业生态建设相结合,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有力地促进了森林资源的培育、恢复和发展,全民义务植树已经成为国土绿化不可或缺的补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民义务植树的推动下,国土绿化进程加快,城乡面貌不断改善。

我市积极探索义务植树的有效途径,创新履责形式,丰富实践内涵。“互联网+义务植树”项目上线运营,形成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实体参与”和“网络参与”一体两翼共同发展新格局;“爱我家乡,绿化青城”纪念林建设全面启动,广大市民通过“先锋林”“青年林”“巾帼林”“劳模林”“幸福林”“成长林”等14个专属纪念林,铭志于树,寄情于林,持续推动“公益建绿兴绿”活动向前发展。尽责渠道由单一的苗木栽植拓展到造林绿化、抚育管护、认种认养、自然保护、设施修建、捐资捐物、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

今年,我市将不断拓展义务植树内涵,组织适龄公民完成义务植树580万株。以党政军义务植树为示范,引领全社会履职尽责;以市直机关植树活动为带动,掀起造林绿化新高潮;以旗县区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尽责群体全覆盖;以创新尽责形式为抓手,全面提高适龄公民尽责率。

与此同时,我市将着力抓好“互联网+义务植树”。做好“绿化青山、守护北疆” “保护母亲河,植树助扶贫”“我为和林植棵树”“献一份爱心,护沿黄生态”等项目的包装推介,吸引社会关注,加强组织实施,对参加实体尽责方式有困难的单位和个人,采取网络捐资的方式完成植树任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爱我家乡,绿化青城”纪念林基地建设活动。

下一步,我市林草部门将多措并举扩绿、增绿、护绿,科学推进国土绿化,拓展“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加强林草资源保护,发挥好林长制作用,积极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筑牢北疆绿色长城。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