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英缤纷,群贤毕至。4月29日,呼和浩特市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召开, 40多家相关企业负责人和专家齐聚首府,叙友谊、出实招、谋发展,共话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未来。
抢占绿算发展先机 构筑呼和浩特竞争优势
——访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数据管理处副处长贾一苇
“呼和浩特市发展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在气候、能源、人才、政策、地理位置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国家、自治区高度重视呼和浩特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2023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提出要加快推进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内蒙古枢纽节点建设,支持和林格尔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项目建设,研究设立和林格尔金融数据产业园。自治区也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2023-2025年)》等。”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数据管理处副处长贾一苇说。
“呼和浩特制定的支持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政策聚焦了算法、算力、数据的协同发展,在三者的联动发展方面制定了有力措施。建议呼和浩特支持企业开展模型训练、推理时,要注重企业自主研发和自主知识产权;对算法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制造,要有清晰界定,确保政策支持的精准性;支持绿色算力产业方面,要有更加细致的方案,在使用和购买绿电上给予企业更多的政策引导。”贾一苇表示,“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希望与各产业界在绿色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方面开展深度合作,一同全力支持呼和浩特绿算产业发展,构筑呼和浩特竞争优势,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趋势下,共同助力呼和浩特抢占国内国际数字经济发展的先机。”
以“智”为擎 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
——访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
“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部位于南京,专注于智能互联与操作系统技术的研发与创新,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操作系统专家,以科技造福人类。目前,已在呼和浩特注册了子公司。”诚迈科技(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继平告诉记者,诚迈科技全面覆盖Android、iOS、Linux、Windows、QNX、HarmonyOS、AliOS等全球主流操作系统技术,同时积极布局国产操作系统赛道,投资成立统信软件,专注于国产操作系统的研发与服务,推出UOS,打造中国操作系统创新生态。目前,诚迈科技形成了从系统底层BSP到上层HMI的全方位研发服务体系,具备强大的操作系统深度定制能力。
“诚迈科技依托操作系统技术的深厚积累,面向智能终端、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及物联网、信创等业务领域,以自主创新为基石,集聚产业链优势技术资源,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技术研发和全栈解决方案服务。”王继平说,“这是我第三次来到呼和浩特,呼和浩特在算力产业方面的发展比较快。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与产业发展需要超大规模的算力基础设施作为支撑,呼和浩特发展人工智能有良好的产业基础。要加强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培育新场景新模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以人工智能高水平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添薪续力。同时,数据安全是AI产业发展的前提,人工智能等技术既是数字安全防御的重点,也是保障数字安全的有力手段,要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
发力算力产业新赛道 再造发展新优势
——访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道福
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首个智能芯片独角兽公司,自成立以来高度重视研发创新,坚持自研智能芯片架构、指令集等,同时坚持产品与市场紧密结合,不断探求更符合技术发展及用户需求的产品,为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就如何支持呼和浩特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裁刘道福说:“一方面,建议加快推动 ‘呼和浩特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平台’建设,快速形成规模化先进算力供给能力,支撑千亿级参数量的大型语言模型、多模态大模型等研发,助力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建议进一步推动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场景应用,包括政务、科研、能源、自动驾驶、城市治理等方面率先试点。自ChatGPT发布以来,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纷纷跟进,相关企业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自研大模型产品并开放内测,具备了一定的行业迁移赋能能力,但许多企业在应用大模型时往往面临场景开放不够的问题,建议由政府牵头创设更好的平台和环境,发挥场景优势,促进技术、资源、场景等多方主体的合作,促进大模型研发和应用。”
刘道福表示,呼和浩特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充沛的绿色能源以及政策支持,吸引了大批有算力需求的高新技术企业在呼发展,公司也将积极融入呼和浩特市特色电子信息技术产业集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整体战略布局,助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竞逐发力 释放智算动能
——访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刘新民
“新华三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布局,持续提升云智原生数字平台能力,重磅推出智算版数字大脑,为时代发展注入智慧活力。”新华三集团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技术委员会副主席刘新民表示。
新华三集团是一家通过深度布局“云—网—安—算—存—端”全产业链,不断提升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水平的高新技术企业,具备计算、存储、网络、5G等全方位的数字化基础设施整体能力,能够提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在内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是HPE®服务器、存储和技术服务的中国独家提供商。
“新华三集团位于新城区科技城的中央实验室,目前正对近20亿元的研发仪器和尖端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刘新民介绍道,“实验室采用绿色智能数据中心方案和零碳园区方案,集中应用在数字能源、液冷数据中心、绿色低碳网络等诸多技术领域,能够极大减少能源消耗,并且成为全国零碳园区样板点。”
刘新民表示:“要充分挖掘中央实验室在服务自治区能源、电力、煤炭等多个行业和智慧青城、智慧昆都仑、政务云等区域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实例和经验,持续加大供需对接和研发投入,拓宽发展空间,补全人工智能算力产业发展链条,进一步加强赋能体系建设,提升人工智能产业的公共服务赋能能力。同时,明确成效牵引,强化场景应用的效能牵引作用,并强化柔性、灵活、高效的引入机制,不断推动技术突破和应用拓展,为当地智算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加速融入“东数西算” 催生强劲发展全新业态
——访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彦新
“作为中国发展速度最快的大模型企业,百川智能有着旺盛的算力需求。在和林格尔新区积极融入‘东数西算’的工程建设中,建成全国最大的数据中心园区,加之京蒙开展合作的大好前景,我相信可以在这里找到我们想要的超大规模算力。”北京百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孙彦新表示。
百川智能是一家研发并提供通用人工智能,旨在打造中国版的Open AI基础大模型及颠覆性上层应用的公司。目前,百川大模型开源与闭源齐头并进,2023年9月开源的Baichuan2-7B/13B模型,综合性能超越当时世界第一的LlaMa2,引领了中国大模型开源生态的潮流与趋势。
“但在过去的发展中,我们意识到,我们国家的算力面临着绝对不足、相对过剩、滞后于产业需求三大问题,不仅速度、效率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大量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闲置和浪费。同时,规划建设的重点也没有抓紧推理算力这一风口。”对此,孙彦新建议:“希望呼和浩特率先实行制度上的创新,因为大模型催生的是全新的业态,用过去的制度管理新业态,不利于新业态的快速发展。此外,希望尽早实现场景的开放。比如在金融领域,金融是需要执照经营的行业,但作为科技公司的我们无法向民众提供金融服务,只有政府带头进行场景开发,才能推动百川多业务发展,进而将成熟的产品销售至全国。”
构建完整算力生态 形成产业竞争优势
——访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伟
“作为一家数据中心及算力服务的提供商,我们深知算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要发展呼和浩特的算力产业,不仅要考虑当下的算力系统及配套行业的搭建,还需要探讨如何来完善当地的算力生态,形成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持久的算力产业竞争优势。”北京光环新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李伟说。
构建完整的算力生态是一个涵盖硬件、软件、人才、产业链等多个方面的系统工程。
谈及构建呼和浩特算力生态时,李伟建议,一方面,建立完善的、低成本的算力资源高地,将和林格尔新区打造成为北方最具优势的AI模型训练和模型推理的大后台。另一方面,算力生态需要专业的人才支持。当大型的算力系统建设完毕投入模型训练当中,需要较多的专业系统调优人才和硬件运维人员长期在算力资源平台进行不断地更新和工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在当地培训更多的相关人才,从而增加呼和浩特当地的综合竞争力,保障算力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此外,还要注重绿色发展,采用节能技术,优化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发展呼和浩特算力生态,需要政府、企业、学界、科研机构等多方共同努力,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打造一个繁荣、可持续、创新的算力生态。”李伟说。
深耕算力底座 服务人工智能高速发展
——访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鸿冰
“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一直专注、深耕算力服务行业,通过17年不懈的努力,现已成为国内算力服务行业的领先企业,于2023年11月1日成功在北交所上市,是目前国内A股唯一一家专注于算力服务的公司。”北京并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鸿冰说,近年来,并行科技积极紧跟并大力支持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政策,积极在包括呼和浩特在内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西部枢纽节点部署算力设施,并行科技算力合作伙伴已在和林格尔新区建设了内蒙古算力基地,基地数据中心一期规划50亩地,6000+高功率机柜,可容纳单体集群60000+卡规模。
“当下的人工智能,在一定的算法基础上,大量精良的数据和超大规模算力是能否占领人工智能高点决定性因素。目前,国内少有几套超万卡的集群,OpenAI在打造Stargate,开发十万卡、百万卡、甚至更大规模的大算力集群。今天,我们在呼和浩特共同商讨众筹打造超大规模单体集群,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共同建立国内超大规模算力集群,我认为建成后会支持我国AI领先企业持续走在世界前列。同时,呼和浩特地域、气候以及能源成本等优势加上并行科技17年的专业服务能力,会让这些算力基础设施成为内蒙古响亮的算力名片。”赵鸿冰表示,“目前我认为呼和浩特关于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政策的覆盖面很全面,引导支持力度也很强,期待更多这些政策能够尽快落地,吸引更多优秀的企业来共壤生态,共同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
创新“基金招商”模式 赋能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访北京华著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东辉
“北京华著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总部在北京,专注于GPU算力中心的投资、建设和运营,目前,在北京亦庄、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和浙江绍兴均布局了算力中心。北京华著智算科技有限公司在和林格尔新区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内蒙古云著智算产业园有限公司。华著智算的和林格尔新区项目占地84亩,规划两年内建成10万卡GPU算力集群,我诚挚地邀请各界朋友参与到华著项目中来。”北京华著智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党东辉说。
就如何支持呼和浩特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党东辉建议:“一是优先设立算力基金。国内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急需大规模先进算力,具体来说2024年需要万卡集群算力,对应投资资金40亿元左右。这就需要靠市场化手段,社会力量解决,政府通过基金出资的方式,撬动社会资源完成大规模先进算力资源的投资和建设。华著智算目前正在和多方合作,目标成立万卡集群的算力基金,希望能和专项引导基金深入合作。二是优先招商引进头部基础大模型企业,建设万卡算力集群,国内还没有已交付的万卡算力集群,谁先建成,谁就获得了招引头部大模型企业的先机。要积极推动大模型在内蒙古的商业化落地,开放更多应用场景给大模型企业,给大模型企业支持的垂类模型企业,助力绿色算力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聚焦技术服务 引领全价值链数字化转型
——访京东科技行业总监张志君
“不同于通用大模型,去年京东推出的‘言犀大模型’,融合了70%通用数据与30%数智供应链原生数据,不仅致力于解决各种产业场景的真实问题,还在京东内部的零售、客服、物流、健康和金融领域取得明显成效。”京东科技行业总监张志君表示。
京东科技是京东集团旗下专注于以技术为产业服务,为企业、金融机构、政府等各类客户提供全价值链技术性产品和解决方案的业务子集团。同时,京东科技融合了原京东数科、云与AI两大技术业务板块,现已成为京东集团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输出平台,并面向不同行业为客户提供行业应用、产品开发及数字化服务。
“智算中心将会是未来10——20年数智化创新的关键基础设施,但目前智算中心的竞争策略仍停留在资源层面,上个月京东推出的‘产业智算云’解决方案,旨在帮助智算中心打造技术、运营与产业的全方位优势。”对此,张志君建议:“一方面,应基于区位优势和电价优势,整合智算资源供应,融合通用云计算能力,以需求驱动智算中心的建设。另一方面,关注和打造真正的云计算运营模式,而不只是资源提供,进而助力实体业务转型,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和降本增效,实现新实力(数智驱动)、助实业(产业融合)、有实效(价值倍增)。”
深度参与算力布局 助推人工智能产业腾飞
——访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总经理袁明
“‘东数西算’工程是国家发展绿色算力的重要布局,呼和浩特作为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完备的产业基础。随着和林格尔新区众多数据中心的建成,智算算力将成倍增加,绿色算力和人工智能产业政策的推出正当其时。”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内蒙古总经理袁明表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技术(ICT)解决方案供应商,不仅在电信运营商、企业、终端等领域构筑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优势,还为运营商客户、企业客户和消费者提供强有力的ICT解决方案、产品和服务,并致力于实现信息社会、构建全连接世界。
“和林格尔智算中心的产业集群是我国重要的标杆,公司正是看重这一优势,于是进行了重点投入”,袁明介绍道:“现如今人工智能的大爆发,无疑印证当年的决策是正确的,在为全国提供算力需求支撑的同时,也推动了呼和浩特市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
袁明建议:“要通过政策牵引来激发各行业对人工智能的需求,促成有算力需求的企业落地投产,形成集群效应,鼓励人工智能在本地的优势行业中先试先行,带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相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同时,在人才引进上做好人才分类,尤其是定位好数据服务等产业所需要的‘腰部’人才。数据服务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引进大量的‘腰部’人才,才能为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发挥“芯”力量 赢数字经济未来
——访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葵生
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自治区唯一一家集芯片、传感器及物联网智能产品设计,国产化行业定制操作系统开发,SMT和智能产品生产、制造为一体的物联网设备及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港资高新技术企业,扎根首府12年来,该公司通过不断创新迭代和技术积累,已成为具备数字电网、城市公共安全的硬件、软件、操作系统开发、生产,双国产化能力的行业领军企业。
“芯片作为人工智能行业的基础,为其提供算力支持,未来越来越多AI应用的落地离不开庞大算力的支撑,算力产业链快速增长将助力首府半导体产业的快速发展,也是实施‘科技突围工程’和‘强首府工程’的重要举措和有力抓手。”内蒙古显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葵生说,公司还计划投资兴建“风光储新能源实验实证基地”。
科技创新是国家强盛之基,科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在政策、市场、资金上的支持。吴葵生建议:“一方面,首府将全市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建设项目集中统筹安排,支持落地的集成电路企业,以市场换产业。积极为企业牵线搭桥,协助企业开展多方合作,用市场培育属地示范引领性强和具有前沿技术科创企业。另一方面,为企业订造行业应用场景,用发展的思维布局首府未来产业。同时,建议出台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
超算赋能 激活绿色算力新动能
——访北京东方超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洋
“北京东方超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定位于先进的超级计算机研发、制造和运营商。公司于2020年转型为超级云服务商,经全国选址后选定在和林格尔新区建设东方超算云内蒙古超级大脑,业务于2021年1月正式上线,同年6月份实现电力多边交易。”北京东方超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白洋介绍说。
“公司落地和林格尔新区4年间,得益于新区绿色、低价、稳定的电力资源,基数庞大的人才储备和优越的营商环境,项目得以快速发展壮大。公司计划今年6月初上线投资为50亿元的大规模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其具备664个24到30KW功耗的机柜,可部署人工智能算力2万P,同时计划启动建设两个集算力和应用一体化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全面服务算力供给、大模型研发和AI+行业的各企业。”白洋表示。
就如何让落地项目高质量发展,白洋认为,一要继续保持和林格尔新区电力资源优势,稳定电力资源价格、扩大电力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为项目顺利落成投用提供充沛的电力资源保障;二要增强京津冀甚至全国算力协同合作发展,强化算力供给优势,打破区域间发展孤岛现象;三要加强人才交流和引进服务,加大区内外中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力度,把人才引进来、留得住;四要加强招商引资和孵化培育,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