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婧姝
立夏过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的新陈代谢也会变得更加旺盛。那么,立夏节气后,养生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为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医蒙医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朱晓。
“中医认为,人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自然界的四时消长变化与人体五脏功能活动是相互关联、相互通应的,所以我们养生要‘法于四时’,遵循夏季在五行中应火,主脏为心的特点。”朱晓说。
“立夏过后日照时间开始延长,我们的起居时间也应该随之调整。夏天无病三分虚,除了夜卧早起外,中医很重视子午觉。在午时(11∶00至13∶00)打个盹,有助于养心,能很好地恢复消耗的‘精气神’。”朱晓告诉记者。
朱晓说:“立夏时节,气温逐渐升高,时常会感到烦躁上火、食欲不振,应注意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以清淡饮食为主。可以适当吃些豆制品、鸡肉、驼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以及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如苋菜、西红柿、蓝莓等,有助于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对预防动脉硬化也有一定作用,起到‘养心’功效。除此之外,可以多喝菊花茶、荷叶茶,多吃苦瓜、冬瓜等清热解暑之品。”
“动静和宜很重要。”朱晓说,“汗为心之液,立夏养心不可过度出汗。但也要适当进行运动锻炼,以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建议时间选在清晨和傍晚等气温较凉爽的时候,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比如慢跑、爬山、打八段锦、骑自行车、瑜伽等,微微出汗即可。”
朱晓提醒,立夏之后,不要贪凉,如果为了凉爽,一直待在空调房里或经常冷饮不离手,就容易招来各种病患,增加胃肠疾病的风险。冰箱中的食物也要在常温下放一会儿再吃,避免生冷刺激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