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实习记者 樊雅璐
农耕博览、农科奇观、水耕蔬园、缤纷花苑、南国风情、热带雨林……走进位于赛罕区金河镇舍必崖村都市现代农业园区,绿意盎然的植物与清澈的溪流相映成趣,新鲜的空气迎面扑来,一步一景,仿佛置身于热带雨林。
“这个地方很特别,能看到许多在北方地区难得一见的南方植物,仿佛置身在天然氧吧中,还有孩子喜欢的小动物,我们一家人在这里‘围炉煮茶’,可以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深远,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市民张女士对记者说道。
工作人员介绍,赛罕区都市现代农业园区是一座集观光游览、技术展示、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高新科技农业精品主题公园。园内共有7000多种热带植物,分为水耕蔬园、迷雾森林、奇幻雨林、农耕部落等6个展区。园区将园林艺术、园艺景观、栽培技术、地域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以现代温室为载体,按照景观规划设计和旅游规划原理,运用现代高新农业科学技术手段将自然景观要素(设施作物为主)、人文景观要素和景观工程要素进行合理融合和布局,使之成为具有完整景观体系和旅游功能的新型农业景观区域。
“园区主要打造‘南果北种’模式,比如香蕉、番石榴、杨桃等等,现有的热带植物有300余种。下一步,我们还将把园区打造成为研学教育基地,为孩子们提供更多了解热带植物的机会,也为孩子们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此外,借助我们园区的优势,大力推广本地蔬菜种植,通过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让咱们的本地菜能更多地走上市民的餐桌。” 园区董事长王占绪向记者介绍。
设施农业是我国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产物,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发展方向。近年来,赛罕区以乡村振兴为统领,以设施农业为抓手,依托近郊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不断调整设施大棚产业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助推都市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赛罕区是呼和浩特市温室大棚数量最多、面积最大的区,截至目前,共有各类温室大棚1.4万余栋,总区域面积5.5万余亩。”赛罕区农牧水利局蔬菜渔业股负责人徐俊彩向记者介绍:“经过多年发展,赛罕区累计培育了绿林源、健芯等农业龙头企业35家,建成网纹瓜、火龙果等规模化特色果蔬种植基地45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已初步形成规模。2023年,围绕‘建链、强链、补链、延链’实施精准招商,通过项目建设,共实施嘉仕、蒙游记等21个高标准设施农业项目,新建、改造提升废旧温室大棚1700余栋,建成净生产面积1000余亩,果蔬产量近20万吨,占全市地产菜上市量的一半以上,已成为首府‘菜篮子’工程的重要生产基地。今年,赛罕区将按照‘三核心、三基地、三示范’布局,增加设施农业园区面积3600亩,在原有基础上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及设施农业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