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文明花开 幸福满城

●本报记者 杨彩霞

“今天带客户来办理过户手续,这儿的工作人员不但服务态度好,而且特别热情,办事效率也高,几分钟就办完了。”呼和浩特市某房地产公司销售人员吴瑾说,她每天都要带客户到赛罕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简化的办事流程和工作人员热情周到的服务,让她感受到从未有过的便捷。

群众口中的变化,正是呼和浩特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成效的最直接体现。近年来,全市大力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加强权责清单规范化、动态化管理,严格落实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多地跑、多次跑、往返跑等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强软件、硬件等设施建设,在“爱青城”App上添加了群众办理事项清单,实现高频事项利用网络快捷办理和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省内通办”,让企业、群众通过政务“小窗口”感受规范优质高效的“大服务”。

今年,呼和浩特市将继续做精城市管理,开展市容市貌、文明交通、物业服务等再整治、再提升行动,持续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转型升级,深入实施智慧交通、智慧城管、智慧审批、共享单车智慧监管等平台项目,推动110家部门系统数据向城市大脑“应接尽接、应汇尽汇、应用尽用”,加快实现“屏观全城、数通全域”。

“留守老人生活需要照料,家里水管漏了或者堵了、路灯不亮了,这些困扰居民日常生活的小事儿,志愿者都会帮我们解决。”提起志愿服务,春雨社区居民王春燕赞不绝口。

2023年,呼和浩特市深入开展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文明社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市组织各级文明单位干部职工参与包联路口文明交通劝导、结对共建等志愿服务活动。评选发布38户第四届呼和浩特市文明家庭,开展“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廉洁家庭、绿色家庭等特色创建活动,建立家庭文明建设“一月一活动”工作机制;开展“好家风进万家”基层巡讲活动,举办“家风家教话传承”等家庭文明建设活动230余场次。开展“牢记嘱托 强国有我”2023年呼和浩特市文明校园巡礼、“小手拉大手 文明一起走”“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生”等青少年系列主题活动1000余场次;全力打造47所雷锋学校创建工作品牌,举办“传承和弘扬雷锋精神”雷锋学校创建观摩交流活动,开展“学雷锋、育雷锋、做雷锋”主题实践活动1100余场次,涌现400余支雷锋中队、英模中队;选树雷锋式好少年300多名,173所学校组建了家长、教师“雷锋护学队”“护学岗”。围绕“邻聚力·共享家”共建美好幸福家园活动主题开展社区“邻里节”活动500多场次。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