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首府:让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文/图

成群的鸭子、鹅为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增添了生机活力,吸引了很多市民前来锻炼身体。“我每天都会和老伴儿来这里走走。”市民王女士说。

近年来,呼和浩特市积极推进公园建设,不断擦亮城市绿色发展底色。7月28日,呼和浩特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市域范围内已建成各类公游园1009个,其中,10公顷以上的大型公园113个,1公顷以上10公顷以下的社区公园、游园212个,口袋公园684个。全市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已达86.1%,市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尽享生态福利。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内的花境作品《北域之韵》深受市民喜爱,“这是我市高标准打造园林景观精品的一个缩影,主要是利用特色花卉,结合场地地形,体现自然野趣、坚韧质朴的地域生态特色。”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工作人员说,该作品是呼和浩特市第四届园林园艺职工技能大赛(花境比赛)的参赛作品。

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除了景色美,生态美,更是将优秀雕塑作品放进了公园景色之中,共有国际、国内雕塑作品58件,市民可以一边漫步,一边欣赏园内的雕塑作品。

“这里有树、有水,还有运动健身的地方,在这儿跑会儿步、打会儿篮球、骑会儿车,呼吸下新鲜空气,感觉特别好。”来此运动的市民江先生说。

移步换景,入目皆美。八拜湖湿地公园内的西湖区是典型湿地生态系统,有荷花、睡莲、水生美人蕉、矮蒲苇、芦苇、凤眼莲等各种水生植物。湿地不仅能够有效调节湖区水质,还为众多鸟类和水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每年成群的候鸟在此栖息繁衍,形成了完善的水生态系统。

走进小草公园,市民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全身心都得到舒展和放松。作为生态智慧城市公园,该公园整体设计以生态环保、智慧科技为理念,并融入了海绵城市和无废城市的设计元素。此外,小草公园利用废旧木材、砖瓦等搭出一座“昆虫旅馆”,专门为蝴蝶、蜜蜂等授粉昆虫建造了一处温馨的栖息场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设计理念。

漫步公园,畅享天然氧吧,已成为首府市民的日常。新征程上,首府将通过积极“规划建绿”“见缝插绿”“拆围还绿”,打造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谐宜居之城。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