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燕平 李海珍 通讯员 王晨阳
今年以来,和林格尔县聚焦补齐乡村振兴人才“短板”,不断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引用农业专家人才、培育乡村治理人才,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人才支撑。
建平台,精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返乡
和林格尔县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以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依托台格斗村聚农良品返乡创业孵化基地,投资1800万元建设乡创中心、乡村学堂,积极为社会各界青年搭建交流、创新、创业平台。
和林格尔县建立了高校专家、科技特派员师资授课资源库,已连续举办两届青年返乡创业群英会,开展农业技术专家培训、创业经验交流分享、招商合作政策解读等就业创业活动,被认定为国家级农民共享田间学校、内蒙古自治区示范性创业园和孵化基地。
截至目前,和林格尔县已累计培训乡土人才2000多人次,对补齐农村实用人才的技术“短板”起到了积极作用。吸引自治区返乡创业园小微企业入驻42家,吸引32名内蒙古籍致富能人回报家乡、建设乡村,为乡村各项产业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立机制,精确引导农业专家人才下乡
和林格尔县建立起高效协同工作机制,成立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机制、统筹协调、高位推动农业专家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工作。
由县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职能部门全力配合,定期召开乡村人才工作推进会,研究解决难点和瓶颈问题。同时,建立定点联系指导机制,组织农牧、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卫生等专家人才开展“千名专家人才下基层”活动。
此外,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共建内蒙古冷凉蔬菜实验站,试验推广冷凉蔬菜;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建奶山羊科技小院,推动专家人才下乡;依托盛乐奶牛养殖、正大、绿野等4个市级农业科技园区,3个社会化农村科技综合服务站和两个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构建“园区+工作站+农户”模式,通过技术到村,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育头雁,精细储备乡村治理人才入乡
为高标准做好乡村振兴带头人队伍建设工作,和林格尔县扎实开展村、社区两委后备力量储备培育工作。走村入户,深入摸排退役军人、致富能手、返乡大学生、在外经商人员中的优秀力量,并围绕学历、能力、年龄“两升一降”工作目标,县级层面成立9个摸排工作组,乡镇层面成立88个摸排工作队,扎实开展中期评估。
针对重点村、难点村,采取摸排走访、两委谈话推荐、随机入户访谈等方式,“一村一策”确定后备人选。同时建立导师帮带制度,让1333名两委后备力量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中,切实在实践中提高工作能力,提升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