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义芹
中华文明新形态既是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描述和呈现,更是中华古代文明的赓续重塑,使之呈现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换羽新生。做好历史文物的保护和传承是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路径和依托。通过考古挖掘、文明探源、历史遗存的活化等工程能够把握和梳理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了解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以及中华文明的特点。
一、“让文物活起来”,赓续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血脉
2023年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化生命体”这一崭新的概念来定义“文明”。文明是一个文化生命体,文化生命体就是从天地人构成的生命共同体的意义上来把握文明的进程。在这一意义上,中华文明新形态和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都是中华文明这个文化生命体的不同历史进程的连续阶段而已,中华文明新形态是中华民族古老文明的连续生长,是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呈现,即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新时代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并不是要割裂其与传统中华文明的关系,而是古老文明的现代赓续和传承,是文明更新的结果,不是文明断裂的产物。中华文明新形态依然是生长在中华大地上的文明,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元素和力量,中华古老文明赋予中华文明新形态以深厚底蕴。连接中华民族古老文明与新形态文明的基因和血脉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承载物即是文物和古迹。我国星罗棋布的文物古迹与历史遗存、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与古籍版本、日用不觉的文化民俗与典章礼仪,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充盈着我们的精神世界,塑造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是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尤其是“第二个结合”表明,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成为在赓续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基因和血脉中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的重要资源。
二、“让文物说话”,在明证中华文明的突出特征中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深刻阐述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五个突出特点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规律性特征,是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描述。可以说,这五个突出特性既是中华文明形成发展之道,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为人类永续发展贡献的智慧结晶,必将成为中华文明新形态建构必须遵循的规律。
在五个突出特性中连续性排在首位,创新性排在第二位,前后相继,表明“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彰显了连续性对于我们认识和把握中华之道具有奠基性意义,而这种连续性的发展是由承继和创新维持的,是守正创新的结果。连续发展、绵延不断、代代相续的历史进程,是由众多的历史遗迹和文物考证佐证和支撑的。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我们要做好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和阐释。一个个考古发现,一件件历史文物,有力证实了中华文明在本土起源并且在吸收借鉴其他文明的过程中独立发展,有力地证实中华民族具有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一脉相承、未曾中断。这就是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明证,就是要让世人更加深切感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要通过深入学习历史,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三、“让科技赋能文物活化”,在创新文化发展形态中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确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培育形成规模宏大的优秀文化人才队伍,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如何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是必须要解决的时代课题。202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实现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因此,在新时代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华文明新形态,要求必须创新文化发展形态,加快文博事业数智化转型,利用现代科技活化文物古迹,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活在当下、服务当代。
著名的古希腊文学、哲学学者罗念生在《雅典城美国古典学院》这篇文章里说:“一道城门、一口流泉就值得你花三天工夫去查书,然后随着一些考古学家前去观察研究。你的书越看得多,你说话的机会越多。”1933年9月底,罗念生从美国乘船到达比雷埃夫斯码头,开启了他在希腊一年的游学生活。这一年的游学经历奠定了他一生对希腊文学、哲学的热爱与执着,日后在回忆起1933-1934那一年的经历时,他提示同胞“应该有人去念一点活的书回来”。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的结合,让历史重新具有了生命。因此,在培养大规模优秀文化人才的同时,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活力,尤其是要鼓励青少年放下书本走出课堂,走进博物馆、走近文物古迹,读一些“活的书”,才能真正领悟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增强文化自信,形成建设中华文明新形态的底气和勇气。同时,科技赋能文物活化,还是讲好中国故事,做好对外传播,以中华文明新形态构建实现对人类文明科学内涵的丰富与发展,促进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据《天津日报》 作者为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科院基地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