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5版:美丽青城 文明花开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格此老村:

“积分制”激活乡村治理新活力

村民正在兑换积分

●本报记者 杨彩霞 文/图

近年来,赛罕区黄合少镇格此老村持续推行“积分制”管理,在基层治理中创新运用“积分制”方式,激发群众参与积极性,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

近日,在格此老村文化服务中心小广场,一场文明新风积分表彰大会正在召开,村民们早早地来到这里,共同商讨上个季度文明积分结果,并通过积分榜仔细核对自己通过参加村内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和各项文明行为获得的积分,兑换心仪的商品。“今天我通过积分换了纸和盐,这些都是日常用品,就不用在超市和其他地方买了,很方便。”村民安旭东说。

2023年,格此老村立足实际,积极推行“积分制”,用积分量化村民的文明行为,引导村民树立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让他们的文明生活习惯、道德善行,都能得到回应。通过“积分制”来鼓励大家参与,从而让村民自觉养成文明习惯,进而成风化俗,也让更多群众积极参与村中事务,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营造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村民魏二子说:“我们每次参与村容整治和村里组织的义务活动,都会增加积分,慢慢地养成了积极参与村里活动的习惯。今天我兑换了一个热水壶和一袋洗衣粉,虽然东西不多,但很开心。”

“积分制”的落实不仅改变了村民的行为习惯,也让村庄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崭新的水泥硬化路、干净整洁的院坝、一幢幢漂亮的房屋坐落在绿野之中,处处展现出美丽乡村的生活气息。此外,“积分制”还带动了基层治理效能的提高,潜移默化中也改变了不少群众的文明风尚,激发群众自觉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也让村民以“看得见的积分”获得“实实在在的奖励”。

格此老村党支部书记赵妙婵表示,自推行“积分制”以来,很大程度上激发了群众参与农村面貌改善和乡村治理的热情,从原来的“要我干”变成“我要干”,自觉维护村庄环境,村容村貌也得到极大改善,老百姓也真正成为村级治理的主角。

随着“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完善,格此老村的大事小情都有了抓手,村庄环境整治从曾经的“各扫门前雪”到如今的人人参与、共管共建,志愿活动从曾经的提不起兴趣,到如今一有活动就“一呼百应”,使乡村治理变得既有“分值”又有“价值”,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注入了新的动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