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北疆文化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段八旺:“三管”培养非遗传承人

●本报实习记者 郝旭杰

二人台是中国北方主要地方戏曲之一,也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其剧目大多采用一丑一旦二人演唱的形式,所以叫二人台。各地的二人台,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自清代起源以来,二人台广泛流传于内蒙古中西部以及晋、陕、冀、宁等省区,覆盖中国150多个旗县。以内蒙古呼和浩特为界,分为东西两路。

二人台吸取我国北方民歌、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精髓,是北方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相结合的艺术见证、黄河文化与敕勒川文化孕育的艺术结晶。

今年62岁的段八旺,是国家一级演员、自治区级二人台非遗传承人,也是誉满全国的二人台表演艺术家。他从呼和浩特市二人台艺术研究剧院退休后,一直致力于研发精品剧目和培养后辈演员。“收徒我有三管:管业务、管人品、管困难。”段八旺谈及师徒传承时这样说道。“师傅要带领徒弟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徒弟也要将师傅的技艺内化于心。”段八旺在演出时,常会有众多弟子前来观摩,而弟子们排练剧目时,段老师则会要求徒弟们思考这个剧目的内核是什么,并分析时代背景、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加以练习。如发现有不妥之处,段八旺会告诉弟子们有些地方需要含蓄处理,而有时需要表现得更加奔放、大胆。通过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加深徒弟们对艺术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选徒弟不仅要负责,还要把他当家人一样。”段八旺一直秉持着这种理念。徒弟王利国谈起老师时直言,他就是被老师的艺术追求和人格魅力所吸引而折服。段八旺告诉记者,王利国家境困难,母亲患有癌症,但王利国秉性淳朴,做事任劳任怨,业务能力过硬,能挑得起大梁。段八旺希望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不仅传授技艺,更要培养出有担当、有情怀的接班人。

台前幕后都是学习的地方。段八旺深知二人台靠师徒传承、口口相传是不够的,必须总结一套二人台完整、科学的表演体系。在多方支持下,段八旺编著了24万字的《二人台表演艺术》一书,该书不仅是技术性的表演指南,更是一部全面反映二人台艺术精髓的佳作。

段八旺将二人台融合创新,发扬光大,致力于将这一传统艺术推向更多、更大的舞台。他深入挖掘内蒙古地区的民间故事和当代先进人物,将“内蒙古好人”霍石柱的事迹改编成诚信剧目《一诺千金》,一经推出便火爆“出圈”,市场反响热烈,赢得广泛赞誉。他在致力于让二人台这一艺术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路上一直前行着。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