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赵丹)冬季,供暖是关系千家万户冷暖的民生大事。刘艳秋作为一名水务行业的工作者,积极参加呼和浩特市城建委举办的各类学习、调研,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和人大代表的身份,对“温暖工程”的实施提出意见建议。
刘艳秋在参加呼和浩特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时,对“温暖工程”实施情况尤其是涉及二次网改造,“暖污同沟”小区数量多、占比大,影响供暖设施更新和使用等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详细询问,从老百姓的角度考虑供暖问题,真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春华水务属于城建系统的一部分,供暖、供水都是为城市建设服务,在工作上我们可以相互借鉴,所以我对‘温暖工程’很感兴趣,平常会留意供暖方面的话题,有时候听到别人说起供暖就会去聊一聊,也会经常去调研。”刘艳秋说。
今年“温暖工程”实施以来,智慧供热改造升级,可实时掌握供热运行参数,避免在调控供热系统后出现供热系统紊乱的问题,使居民投诉数量大幅度减少,供热情况稳定。
刘艳秋介绍,目前“温暖工程”在硬件条件上已经达到较高水平,下一步要在服务、维修等软件上做到一定的提升,如出现户内设施漏水、爆管等问题,相关部门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真正让老百姓感受到城市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