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今年以来,托克托县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并重,积极谋划新上项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一批高质量项目加快落地实施,绿色低碳的底色更加鲜明。
在寒风凛冽的冬日里,内蒙古大唐国际托克托发电有限责任公司的干部职工坚守保供一线,为首府居民送去了高标准的“大唐温度”。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温暖工程的重点项目之一,该公司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在保障热源充足稳定、提高供热品质等方面发力,自供暖季启动以来,累计供热量已突破635万吉焦。
据悉,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长输供热项目主管道总输送长度约105公里,是国内输热距离最长、单体供热管径最大的供热工程。该项目连接世界最大火力发电厂——大唐托克托发电公司与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供热管网,将每小时2.4万余吨热网循环水,经由68.4公里一次长输网、两座中继泵站、1座隔压换热站,缓缓汇入呼和浩特市城区,为首府居民送去高标准温暖。
“项目设计出口温度达到130℃,是常见出口温度的1.1倍。目前已具备5300万平方米供热能力,是保障呼和浩特市城区近四分之一供热面积的重要热源点。同时,我们加大调运力度,负荷高峰期,日进煤约7万吨。目前煤场库存约100万吨,可用21天以上,确保供暖季机组‘口粮’充足。”该公司发电部副主任焦开明表示,该项目将进一步助力呼和浩特市城区打造以热电联产为主、清洁能源为辅、多热源互补供热的清洁高效供热体系,每个供暖季可有效节约标准煤4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2万吨,为改善首府城区空气质量、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发挥积极作用。
地处黄河流域,托克托县坚持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并重。在呼和浩特市至托清工业园区长输再生水管线项目的输水泵房,来自章盖营污水处理厂和班定营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经过再一次加药和加压之后,输送到托克托经济开发区内各生物医药公司。
作为工业用水替代黄河及地下水资源,该项目全长107.6公里,于今年7月7日正式供水,每年可减少向黄河排放中水5500万吨,减少黄河水开采用于工业3500万吨,减少全市地下水开采2000万吨,破解呼和浩特市以及周边地区的地下水超采的难题,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截至目前,我们平均每日供水量达到2.2万吨,设计最大供水量每日15万吨,为企业用水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利用中水置换黄河水,有效保障了黄河生态环境,缓解呼和浩特市城区用水紧张问题。”该项目配水泵站工作人员张竞午告诉记者,项目的实施使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回用规模从15万吨/日提升至30万吨/日,长输管线达到最大供水能力后,呼和浩特市再生水利用率将从33%跃升至65.7%。
今年以来,托克托县95个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各项经济指标取得较好成绩,化债任务超前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达18%以上,全年GDP增速达9.3%,取得了近年来较高水平。下一步,托克托县将坚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谋划未来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围绕生物医药、现代化工、清洁能源产业,锚定建设千亿级园区,建设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坚持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