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首府“年货经济”热潮涌动

●本报实习记者 刘艳霞

随着春节的临近,青城处处弥漫着浓浓的年味儿,年货市场热闹非凡,年货采购战已然打响,各大商家、平台纷纷推出新春促销活动,点燃市民购物热情。

价稳货足采购忙,年货消费市场火热

传统农贸市场始终是人们购买年货的重点场所。早上8点,王阿姨夫妇俩开车来到宝全农贸市场,“这里商品种类齐全,每年过年我们总要来这儿买点年货。”王阿姨说。

在售卖红灯笼、春联、窗花等饰品的摊位前,有不少消费者在精心挑选,各具特色的蛇年主题春联、呆萌的“蛇宝宝”挂件、蛇形毛绒玩具销售火爆。

“今天选些窗花,过年贴在屋里又好看又喜庆。买完这些再去里面买些干货、肉类等食品。”王阿姨一边挑选窗花一边盘算着还需要置办的年货。

1月11日,记者来到赛罕区某大型生活超市,店内节日气氛浓郁,商品琳琅满目,顾客络绎不绝。从粮、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到进口的水果、零食等商品持续热销,不少消费者在货架前仔细挑选。

市民刘女士的购物车已经塞得满满当当。“我才逛了一会儿,就已经买了这么多。”刘女士向记者展示了自己购买的年货,有熟食、糖果、坚果、饮料以及礼盒等等。

“这些天客流量明显增加,我们已提前与供货商联系,备足货品,确保生活必需品供应不脱销、不断档,充分满足消费者的节日需求。”超市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年货博览会激活消费潜力

要说哪里最有年味儿,年货博览会当得一席。春节前夕,“2025活力内蒙古·迎春消费季——第八届呼和浩特年货博览会”在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现场人山人海、摩肩接踵,不少市民全家齐上阵,喜气洋洋地将大包小包的年货带回家。

记者了解到,本届年货博览会共有品牌展商450余家,现场设立“十二盟市”成果展区、跨境综合展区、春节非遗展区、珠宝展区等,米面粮油、瓜果蔬菜、海鲜肉类、南北方土特产、干鲜果品、进补食材、年庆用品、节日礼品等年货商品应有尽有,消费者可以一站购齐。博览会将持续到1月23日。

“刚刚买了巴盟瓜子、阿拉善驼奶、卓资山熏鸡,现场还品尝了俄罗斯、蒙古国等特色食品,味道确实不错。”在果蔬区,拉着小推车的杨阿姨笑着说,来这里买年货很划算,很多商品都有打折促销、满减满赠等活动,还领了一副春联。

据呼和浩特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呼和浩特市将紧紧抓住春节消费旺季有利时机,聚焦汽车、家用电器、百货零售、餐饮、成品油等消费场景,政银企联动继续推出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发放惠民消费券、开展“百企千店”大促销、举办主题特色活动等系列惠民举措,营造浓厚节日氛围,为广大市民送上“新春大礼包”。

“‘年货经济’不仅是春节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老百姓消费能力的集中释放,是商品服务供给水平的集中体现,也是管窥中国经济的一个窗口。”业内专家表示,“年货经济”带动的不仅仅是消费端,更是整个产业链的协同发展。随着各地政策的持续推动和商家的不断创新,预计在春节前夕,年货市场的销售热度还将持续攀升,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