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若谷)1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召开2025年全区气象工作会议,明确2025年内蒙古气象工作的总体要求,并以“八个再发力”确定了年度重点任务。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局将在谋划推动全区气象高质量发展上再发力,实施基层高质量发展“振兴”行动,抓实基层气象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实施重大项目“蓄水”行动,谋划好“十五五”全区气象重大工程项目。在推动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上再发力,实施气象科技能力“提档”行动,努力形成一批跨领域、集成式气象科技成果,加强气象科研力量、资源投入、区域协同等方面的统筹,用好地方科技人才政策,凝聚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的各方合力,推动国省、区域、局校科技合作实现新突破。在夯实基础推动各业务链条“咬合式”发展上再发力,强化精密监测能力,贯彻“观测即服务”理念,提升实况产品供给能力,持续打造有全国影响力的“四站两台两基地”,强化精准预报能力,全面推进“风雷”“风清”“风顺”等国产气象预报大模型业务应用,不断完善全区智能算法研发和业务应用机制,强化精细服务能力对接公众衣食住行游购娱需求,制作发布多样化服务产品,推动气象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健全业务软件组件众创共享机制。在完善气象灾害综合防治体系上再发力,强化预警发布质效,推动以气象防灾减灾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推广旗县级防灾减灾“土左模式”;深化靶向预警、闪信等技术应用,对接自治区应急指挥平台,推动“预警+行业”数据融合分析,深化“播雨”减灾气象服务。在服务保障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上再发力,做好重大生态工程和重要生态系统监测评估服务,推动构建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气象保障协同工作机制,推进气候变化研究型业务体系建设,加强监测、影响、风险评估与预警能力。在提升现代化产业体系保障能力上再发力,助力自治区“节水行动”,加大智能气象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力度,发挥人工牧草气象服务中心作用,开展全链条乳业气象服务,打造新能源气象服务示范,加强源网荷储一体化能源安全气象服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深化民航气象服务,开展通航气象保障监测网试点建设;加强低空经济气象保障服务,推动气象要素融入低空飞行服务监管平台,与财政、农牧、林草等部门合作;做好政策性保险等气象×金融服务,联合卫生健康、疾控、文旅等部门发布康养、旅游等气象风险预警。在推进气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上再发力,建立行业气象探测设施统筹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开展涉外气象探测联合检查,开展面向蒙古国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工具箱推广应用工作。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上再发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常态化开展党史、党纪学习教育;深入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深化“三联促三动”机制,持续打造“北疆气象”品牌矩阵,深化“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主题实践活动,坚持以案促教促改促治,推动正风反腐一体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