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梁婧姝
清点原料库,检查传输带,观察磨辊挤压状态……这些是李广何的工作日常。
“没什么其他问题,我先去车间看看。”和同事打完招呼,李广何换好工作服,戴上安全帽走进了生产车间。作为内蒙古天皓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部部长,每天提前20分钟到岗已成为李广何的习惯。
“我们每天8点上班,上班前会开5分钟的班前会,总结前一天的生产问题,布置当天的任务,然后就开始一天的工作了。春节期间和平时也没啥区别。”李广何在接受采访时说。
走进车间,可以看到一车车拉满原材料的新能源货车正在等待入场,经过过磅、取样化验、卸车、破碎、入库等环节,一块块如鸡蛋般大小的原料被提升机送入磨坊,经过磨辊挤压成粉末后进入悬浮窑煅烧,煅烧后的产品进入银色大罐中成为玻纤、陶瓷、耐火材料等产品的原材料。
“这就是我们年产35万吨玻璃纤维基材微粉项目。后面的那条生产线是1月6日点火的综合利用煤炭共伴生资源年产200万吨硅铝基材悬浮煅烧生产线,是我们公司与中建材合肥设计研究院共同投资研发建设、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首条闪烧悬浮煅烧煤矸石/石灰石生产线。该生产线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回转窑煅烧工艺,合理利用煤矸石自身热值,简化并缩短了煅烧过程,较传统工艺综合能耗降低20%左右。”李广何说。
中控室内,大屏幕上可以清晰地查看设备的运行情况,温度、压力、电流被尽收眼底。“目前,我们生产车间自动化程度很高,一方面是节约人力成本,更重要的是为了生产安全考虑。”李广何告诉记者,自动化的生产车间大大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而且节约了用电等生产成本。
“我们之前主营业务是水泥,现在正在从传统产业向新材料产业转型。公司计划投资50亿元建设玻纤基材项目和煤矸石综合循环利用项目,建成投产后可综合利用煤矸石260万吨/年,预计实现年产值80亿元。全部建成后,预计解决就业约1000人。希望我们能为首府推动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贡献企业的一份力量。”李广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