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党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清水河县窑沟乡

建强年轻干部队伍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讯(记者 梁婧姝 通讯员 李明扬)“我们虽然电脑用得好,但是基层工作经验可比老支书们差远了!”清水河县不灿洼村95后党支部委员吴建丽告诉记者,“在跟着老支书们一起走村入户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我们的基层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近年来,清水河县窑沟乡不断探索完善年轻干部选拔培养体系,着眼于选、育、用等关键环节,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群众口碑佳、干事能力强、服务意识好、发展潜力大、队伍结构优的乡村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选优配强,多渠道拓宽选人视野。窑沟乡一方面对近3年内转到村党支部的年轻党员进行基础信息收集,建立后备人才库,班子成员结对包联不定期开展谈心谈话,收集年轻返乡人才对乡村发展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扩宽选人视野,通过走访入户比对信息、村民大会集体推荐,将有意向返乡的在外人才纳入后备人才库中,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因材育人,专项培养发挥“传帮带”作用。针对年轻干部对基层工作不了解所出现的畏难心理,窑沟乡按照“缺什么学什么,需什么教什么”的总体要求,开办基层治理能力培训班3期、流动“小课堂”28次,帮助年轻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着力提升政治能力“内功”。

窑沟乡坚持“实践是检验能力最好的试金石”,通过让年轻干部一起参与到基层组织建设、乡村振兴和信访维稳等工作中,提高他们的群众工作水平和应急能力。通过列席会议,使年轻干部对乡镇的工作制度和议事程序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对加强村级民主建设有更清晰认知。通过微信公众号宣传推广“青年干部讲堂”的好经验、好做法,持续激发年轻干部干事创业内生动力,在“比学赶超”中不断锤炼为民服务本领。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