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下一篇

新学期临近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

●本报记者 马妍 李娟

马上就要开学了,孩子的寒假作业写完了吗?进入新学期能迅速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吗?近日,记者采访了首府部分中小学教师,他们就这些问题提出宝贵的建议,以帮助孩子克服“开学综合征”。

整理知识储备 轻松收心

赛罕区大学路小学的学生刘嘉雯这个寒假过得充实有趣,她在家阅读了很多课外书籍,还和父母一起出去旅游,但她最近有些想念同班的好朋友了。“开学前这几天,我每天都在整理作业,准备学习用品。”刘嘉雯说。

“开学前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假期所剩时间不多,学生们可对照学校制定的时间表或者是自己的寒假计划,看看完成情况,做到心中有数,给寒假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副校长郑允娜认为,学生们要在假期对上学期学过的知识要点进行梳理,并且可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了解新学期即将学习的知识,把学习的状态找回来。

培养规律作息 顺势引导

对于“嗨玩”了一个寒假的孩子来说,如何让他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是很多家长头疼的事。

“整个假期,有的孩子晚上十二点多睡觉,早晨八九点起床,开学后起床困难、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新学期目标不明等是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的问题。在开学前一段时间,帮助孩子们重塑作息规律,对家长来说非常重要。”赛罕区大学路小学四年级班主任郑老师建议,家长从开学前一个星期左右就要调整孩子的作息,督促孩子按时睡觉,早睡早起,尽快适应开学后的作息时间。

“要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开学后,在校学生将严格按照40分钟课时上课,所以建议家长要引导学生在家学习时间不要短于30分钟,切忌出现学10分钟、玩10分钟的状态”郑老师说。

告别开学焦虑 制定计划

新学期即将开启,从松弛的寒假状态切换到紧凑的学习状态,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刚开始都会感到不太适应,出现疲惫、焦虑甚至自我怀疑的情况。这些负面的情绪在开学前在所难免,但做到正确调节就可以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适应开学后的生活。

“家长不必给自己加压,要允许孩子有一个慢慢适应的过渡期,适时调整紧张焦虑的情绪。”呼和浩特市第四十三中学心理教师王梓表示,开学前,家长可多陪孩子阅读、运动、散步,多陪孩子聊天,说说学校的趣事,以此缓解孩子的焦虑情绪。同时,家长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孩子,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并制定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则。“要与孩子多谈心,积极倾听他们对新学期的想法、计划和期望,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此外,家长也要清晰、诚实地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想法,并说明原因,让孩子理解家长的出发点,减少误会与矛盾。”王梓说。

新学期即将开启 牢记安全

快乐美好的校园生活离不开安全防范,开学前学生储备一定的安全知识尤为重要。

“新学期即将到来,家长要给孩子做好安全提醒,让孩子更好地适应校园生活。”金桥小学德育主任张笑妮建议,家长要叮嘱孩子上下学途中,自觉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走斑马线、天桥或地下通道;不闯红灯,不翻越护栏;不在道路两旁、车辆周围玩耍;过马路时不追逐打闹、不横冲直撞、不猛跑、不忽然加速或中途折返;提醒孩子不要在小区出入口、停车场、路侧停车区域玩耍;不要在道路上使用平衡车、滑板车、玩具车、轮滑鞋等。

同时,家长骑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时,双方都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带孩子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提醒孩子遵守秩序,在车上时,要坐稳扶好,不能擅自将胳膊、头等部位伸出窗外;不坐三轮车、农用车等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

“开学第一课,我们也将为孩子准备丰富多彩的安全培训,助力孩子平安健康成长。”张笑妮表示。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