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3月3日,呼和浩特瑞雪纷飞,洁白的雪花恰似雷锋纯洁无私精神的生动映照。大街小巷、公园社区中,一个个践行雷锋精神的身影在雪中穿梭忙碌,如同跳跃的火焰,温暖着整座城市。
呼和浩特这座拥有400多年建城历史的塞外名城,不仅积淀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淳朴民风,更是一座蓬勃发展的现代化都市。近年来,随着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深深扎根,越来越多的青城儿女用行动续写着新时代的雷锋故事。这些故事如激昂的乐章振奋人心,似潺潺的溪流润泽心田,既闪耀着人性的光辉,彰显奉献的至善之美,更以生动鲜活的实例深刻诠释了雷锋精神在呼和浩特的传承与创新。
弘扬雷锋精神,就是要传承他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呼和浩特,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将对党的忠诚转化为为人民服务的实际行动,让党的温暖遍及城市的每个角落。我们欣喜地看到,首府各学校通过开展“雷锋学校”创建活动,将雷锋精神融入青少年思政课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中,融入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培育青少年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令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践行雷锋精神,就是要以雷锋为楷模,秉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要将自己化作一颗牢固坚韧、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脚踏实地、全神贯注地耕耘,以高度的责任感与敬业精神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呼和浩特不乏这样的“螺丝钉”:全国道德模范武荷香,扎根社区几十年,在平凡的岗位上恪尽职守,书写非凡的精彩;呼和浩特公交公司的“雷锋车队”,十几年如一日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城市文明的流动名片。
践行雷锋精神,还体现在无私奉献的志愿服务中。呼和浩特的志愿者们活跃在城市的各个领域,从环保公益到文化传承,从关爱弱势群体到助力城市建设,他们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人带来帮助和温暖。清泉街社区的志愿服务队,不仅为小区居民开锁、维修水电,逢年过节还会开展文艺演出,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与呼和浩特火车站的“蓝马甲”志愿者,常年为旅客提供咨询引导服务,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
创新是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持续发扬光大的关键。呼和浩特在传承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形式和载体,依托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开展“云志愿”线上服务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公益事业中来;结合城市特色打造具有本土文化内涵的志愿服务品牌,“小手拉大手1+6”“七色光”等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将城市发展、群众需求与雷锋精神相结合,赋予了雷锋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呼和浩特创新开展“文明交通劝导”“垃圾分类指导”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让雷锋精神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温暖着这座城和城中的人。
雷锋精神是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是激励呼和浩特市民不断前行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雷锋精神,让这座城市充满爱与温暖,让每一个市民都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和践行者。我们相信,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将呼和浩特建设成为一座文明和谐、充满活力的魅力之城,让雷锋精神在这片土地上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三月春风至,雷锋精神如蒲公英的种子随风播撒。让我们以雷锋为榜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用实际行动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打造“美丽青城 草原都市”、为中国式现代化首府建设贡献绵绵不绝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