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党建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玉泉区:严把“四关”让组织生活会开出实效

●本报记者 阿柔娜

组织生活会作为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党员教育管理监督的重要举措。玉泉区立足实际,精准发力,严把会前学习、谈心谈话、查摆剖析、批评整改四道“关口”,紧密围绕会前、会中、会后三个步骤,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会质量,为党内政治生活注入强劲动力。

把好“学习研讨关”,推动思想认识“深到位”。思想是行动的“指南针”,理论是实践的“助推器”。在会前筹备阶段,玉泉区各基层党组织积极创新学习形式,采用个人自学、线上学习、集中学习等多元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系统研读党章以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党内法规。通过学习,筑牢思想根基,为后续查摆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夯实理论基础。组织专题研讨交流,引导党员干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分享学习感悟、交流工作思路。在热烈的思想碰撞中,党员干部对理论的理解不断深化,对自身工作的认识更加清晰,真正将理论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际行动。

把好“谈心谈话关”,确保沟通交流“广到位”。谈心谈话是党内沟通的“连心桥”,是增进团结、凝聚共识的有力抓手。玉泉区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示范带头作用,会前,领导干部主动深入党员群体,倾听他们在工作中的心声与困惑,传递组织的关怀与温暖。同时,鼓励党员之间广泛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谈心谈话,做到全员覆盖、应谈尽谈。秉持“坦诚相见、实事求是”的原则,既直言不讳地指出问题不足,又满怀诚意地提出改进建议;既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又积极探讨解决办法。通过富有成效的谈心谈话,帮助党员发现自身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实现相互提醒、共同进步。

把好“查摆剖析关”,实现问题梳理“准到位”。精准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在组织生活会中,党员干部发扬自我革命精神,通过以党章党规为“镜鉴”,检查自身是否遵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以人民群众期待为“标尺”,反思自身工作是否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以先进典型为“标杆”,查找自身在思想境界、工作作风、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全面深入查找自身存在的问题。通过自己找、上级点、集体议、群众提等多种途径,从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等多个维度进行深刻剖析。坚持问题导向,不回避、不敷衍,确保问题找得准、根源挖得深,为后续整改落实提供精准靶向,切实做到有的放矢。

把好“批评整改关”,力求红脸出汗“实到位”。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组织生活会的“关键环节”,也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法宝。在组织生活会上,党员干部自我批评敢于动真碰硬,深挖思想根源,做到不遮遮掩掩、不避重就轻;接受批评时虚心诚恳,闻过则喜,真正达到红脸出汗、排毒治病的效果。会后,将问题整改作为检验组织生活会成效的重要标准,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整改时限和责任人。同时,建立健全整改跟踪机制,采取定期检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对整改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问题整改落到实处,将组织生活会的成果切实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动力。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