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赛科星“揭榜挂帅”项目突破奶牛育种关键技术

我国奶牛种源自主可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本报讯(记者 武子暄)3月20日,记者从呼和浩特市科技局获悉,由内蒙古赛科星家畜种业与繁育生物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科星)牵头实施的自治区“揭榜挂帅”项目——“高端奶牛种源挖掘及高效繁育关键技术创新”于近日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作为呼和浩特市高新技术企业,赛科星项目团队研发OPU-IVF-ICSI奶牛种用胚胎与高产奶牛性控胚胎生产关键技术两项,并创新开发性控精液微胶囊新产品1项,项目期间培育出53头符合国家标准的顶级种牛,标志着我国在奶牛种源自主可控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随着我国乳品加工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奶牛养殖规模的持续扩大,对高端奶牛种源的需求日益迫切。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奶牛种业面临着高端种源匮乏、高效育种繁殖核心技术薄弱等瓶颈问题。

作为“揭榜挂帅”项目的出题方,赛科星充分发挥其在奶牛种业领域的优势,联合内蒙古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上海海洋大学等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机构,形成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新机制。项目团队汇聚25名行业精英,紧密围绕国家与内蒙古“种业振兴”战略目标,深入挖掘奶牛种质资源,致力于培育世界顶级奶牛种公牛。值得一提的是,在2024年12月公布的GTPI成绩中,赛科星共有37头公牛进入全国国际注册公牛前100排名,占比高达37%。排名前20的种公牛中,赛科星培育的种公牛更是占据了半壁江山。

据赛科星研究院院长、项目负责人李喜和介绍,该项目围绕奶牛种用胚胎与性控精液新产品生产关键技术开发、干细胞基因编辑生物育种等多个前沿课题开展研究。通过整合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资源,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全力打破行业技术壁垒。目前,项目已累计推广应用胶囊性控精液新产品3278剂,奶牛性控精液推广量高达93万剂。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预计可繁育良种后代41万头,为相关产业新增产值6亿元。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