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实习记者 吴香凝 通讯员 高虹)近日,记者走进土默特左旗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智慧温室,只见一颗颗色泽鲜艳的小番茄点缀在青枝绿叶间,清新的果香沁人心脾。
“不同于市面上常见的其他品种,‘佳西娜’这个品种的小番茄外表色泽度较高,肉质绵软,切开后汁水充盈,口感鲜甜。”技术员王军介绍说:“番茄的口感优劣,除品种因素外,种植技术与环境同样非常重要。”在无土栽培区,眼前的种植场景颠覆传统认知——番茄根系深深扎入岩棉条中,智能滴灌系统正沿着纤细管道输送“定制营养餐”。王军说:“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系统能根据实时环境数据,自动为番茄输送肥料,就像给番茄量身打造专属生长方案。”
记者抬头观察,智慧温室集内外遮阳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灌溉施肥系统、空气热能加温系统于一体,实现24小时全天候的环境调控。王军告诉记者:“我们去年8月定植的这批作物,已持续采收5个月,单果重量在25—40克,每穗番茄保留8—12个果实,预计一年盈利可达约200万元。”
据了解,智慧温室的建成不仅提高了番茄的产量和品质,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民主要负责打杈、落蔓、绕蔓、疏果等工作,人均月收入可达4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