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睡得好才能拥抱健康

●彭深

“今天,你睡得好吗?”人的一生有约三分之一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睡眠的质量影响日常生活的活力与健康。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目前,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多数人身心健康的因素。

今年的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睡眠健康,优先之选”,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睡眠健康。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李韵教授介绍,良好的睡眠是人健康的基石,对身心修复、记忆巩固和情绪调节至关重要。她建议大众可以积极了解健康睡眠知识,拥抱好睡眠。

睡眠障碍呈现性别差异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90后”和“80后”的睡眠困扰占比31.5%和30.2%,而“70后”和“60后”更是达到55%和65.8%。简单来讲,就是随着年龄的递增,有越多的人受到睡眠困扰,这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和老年人群体表现得更突出。

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团队张坚昇医生介绍,该院睡眠门诊接诊的患者中,失眠和打鼾是占比最高的两种类型。其中,失眠患者约占睡眠门诊患者的六成,而因打鼾问题前来求诊的约占四成。睡眠门诊接诊患者也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如:失眠患者中,女性占了多数;而打鼾患者中,男性相对较多。

失眠女性中,围绝经期失眠是其中特殊的群体。据介绍,围绝经期失眠是许多女性在这一特殊阶段常见的问题,临床中每4-5位围绝经期女性就有1位存在失眠症状。这主要与女性体内激素水平波动有关。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神经递质和睡眠-觉醒周期,导致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症状。此外,情绪波动、潮热多汗等围绝经期综合征也会干扰睡眠。

“晚上睡觉打鼾,这是病!”张坚昇解释,打鼾多数是气道受阻,气流通过时产生的振动声,严重时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至于是否需要治疗,需要结合打鼾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轻度的患者可通过体位训练、减重等进行改善;如果鼾声不规则并伴随呼吸中断、夜间憋醒、晨起乏力、白天打嗜睡,则提示存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这时如果没有积极治疗,中风风险将增加3倍,猝死的风险也会成倍增加。因此,打鼾声大不可忽视,应该及时寻求专业的诊治。

主动拥抱高质量睡眠

一般来说,上了年纪相对更容易受到睡眠困扰,但这并不意味着年轻人就不会失眠。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睡眠中心也收治过不少年轻人,最年轻的失眠患者甚至只有十几岁。专家提醒,全年龄段群体都应关注睡眠,积极拥抱好睡眠。

那么,是不是失眠了就意味着一定是身体哪里出现问题呢?答案是否定的。李韵教授介绍,大多数失眠往往是心理生理性的,并不存在器质性病变。她指出,这类失眠可以通过心理干预或行为纠正进行治疗,往往不需要服药即可实现稳定睡眠。

据介绍,目前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睡眠中心团队已形成“睡眠认知行为治疗+失眠物理治疗”的成熟方案,通过放松训练帮助患者调节波动的情绪,而失眠的物理治疗则是降低觉醒系统的过度兴奋,从而加快入睡,改善失眠。

作为粤东地区首家集人才培养、科研和医疗于一体的综合性睡眠医学中心,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睡眠中心承担了包括2项“国自然”基金项目等在内的多项科研工作,对失眠与抑郁,打鼾、呼吸暂停与高血压、内分泌等的影响展开研究。近期,该中心还展开了一项针对潮汕地区中小学生睡眠的调研。

李韵介绍,调研结果显示,很多青少年学生存在睡眠时间不够、入睡时间比较晚、睡眠质量不高等问题。接下来,该中心团队也将把调研结果与平时的科普结合起来,下沉基层、进学校,向大众特别是学生父母普及睡眠相关知识,指导孩子减轻心理压力,拥有更好的睡眠。她表示,她也期待大众掌握科学的睡眠知识,主动拥抱高质量睡眠。

(据《南方日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