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农技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春日的风掠过和林格尔大地,台基营村连片的果树已长出绿芽。3月25日下午,果园里热闹非凡,呼和浩特市科协、和林格尔县科协联合组织的“百名专家走进盟市旗县科普传播行”活动暨“青橙i科普”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把农技课堂直接搬到了田间地头,为翘首以盼的当地果农带来一场“知识及时雨”。

咔嚓!咔嚓!清脆的剪枝声不时响起,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的刘艳教授被果农们紧紧簇拥在果园中央。她手持剪刀,穿梭在果树间,为果农们进行果树剪枝培训。只见刘教授眼神专注,她一边操作,一边大声讲解着剪枝的要点和技巧。

果农们个个目不转睛,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遇到疑问,他们便迫不及待地向刘教授请教。刘教授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现场“坐诊”,一对一解答果农在实际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果农李大叔描述了自家果树出现的问题,刘教授了解情况后,耐心分析原因,给出解决办法,李大叔紧锁的眉头瞬间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不远处,一辆科普大篷车格外引人注目。车一停下,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车上满载着科普惠农系列书籍,涵盖实用种植技术和生活科普知识等丰富内容。大家纷纷挑选着自己需要的书籍,脸上洋溢着对知识的渴望。一位村民捧着一本种植技术的书,笑得合不拢嘴:“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能学到这么多知识。”

这场活动,让很多农民实实在在地学到了实用农业技术,更点燃了他们依靠科技发展产业的信心和决心。

结束了培训和科普活动,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暮色中,科普大篷车的尾灯在乡道尽头忽明忽暗,“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标语不时闪现,仿佛大地写给春天的信笺。

(李海珍 韩新梅)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