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呼和浩特市多措并举为农民工薪资权益筑牢“防护网”

本报讯(实习记者 赵宇昕)3月26日,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开展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5周年宣传活动,现场有不少农民工积极咨询相关事宜。5年间,全市通过“培训+宣传+执法+保障”四维模式,积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建立立体化培训体系。呼和浩特市积极构建分级培训机制:每年对建筑领域项目负责人、劳资专管员开展专题培训,确保项目依法施工、依法用工、依法支付工人工资;坚持执法人员在干中学,组织相关部门骨干到施工现场进行教学,同步编印《条例释义》《用工规范》等实务手册;推出人社、行业主管部门“双驻双查”工作指引,实现制度落地“最后一公里”闭环。据了解,市及旗县区共组织各级各类建筑领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题培训120场,约18000人次参加。

建立全媒体宣传矩阵。呼和浩特市积极打造“五个一”宣传品牌,即组织一次宣传月活动、召开一次新闻发布会、固定一个条例宣传专栏、设立一个宣传阵地、利用短视频开展一次宣传互动活动。此外,全市推出“欠薪找我”投诉举报二维码,发放印有维权二维码的防晒帽、水杯等实用物品3000余件,助力农民工群体“求助有门”,使其可随时随地进行维权。

建立联动式执法机制。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多部门开展根治欠薪专项活动,并创新“人社+工会+法院”协同保酬机制。2024年以来,全市将10家用人单位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惩戒名单,移送公安机关侦办13起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为农民工追薪9184万元。

建立智慧化维权平台。在推出“欠薪找我”二维码后,呼和浩特市实现了“1+5+15+15”快速响应,即1日受理、5日给出处办意见调查、15日办结、复杂线索延长15日。该平台支持24小时跨地域投诉,累计处办欠薪问题线索1519件。

呼和浩特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科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持续深化制度创新,多措并举,为农民工薪资权益筑牢‘防护网’。”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