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文 王劭凯/图
致读者
大家好!我是《正青春》。从今天起,我将带着青城青年的故事地图,邀你们穿行在机床轰鸣的车间、书声琅琅的校园、麦浪翻滚的田埂……每个故事都是时光雕刻的琥珀,封存着这个时代最动人的青春密码。期待与你们分享关于理想、关于热爱、关于青春的故事。
让我们相约在每个油墨芬芳的清晨,以奋斗为约,以梦想为凭,在呼和浩特,共同书写属于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启示录。
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五大队警犬基地(以下简称五大队警犬基地)现有民警7人,警犬16头,旗县分局带犬民辅警31人,警犬31头,涉及搜毒、搜爆、搜血、追踪、物证、搜捕等警犬科目,承担着全市警犬技术专业教学、复训、认证工作,负责全市各类刑事案件侦破任务,全市及自治区级两会安保任务、全国性大型活动的搜爆安检等工作。 五大队警犬基地曾多次凭借警犬协助或直接在案件现场发挥突出作用,在刑事案件侦破和搜爆安检等工作中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曾获集体三等功及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警犬技术技能大赛第2名等荣誉。
一只合格的警犬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走进五大队警犬基地,近距离倾听训导员与警犬的故事。
陈元平和“赤兔”:守护诠释深情
“或许对于有的训导员来说,这些狗狗们只是工作中的一段经历、一段记忆。但对于狗狗们来说,训导员就是它的一生。”说这话时,和林格尔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警犬中队训导员陈元平,正和他的搭档“赤兔”坐在训练场的一块空地上。
2019年,陈元平接手训练警犬“赤兔”,这是他训练的第一条警犬。“我训练‘赤兔’已经6年了,它出生6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带它,他就像我的孩子。”陈元平说,一头警犬的服役年限一般只有8年左右,陪伴训导员的时间并不长,训导员注定要经历许多次离别。正因如此,每一段旅程,每一只狗狗,都值得用心对待。
“赤兔”是马里努阿犬(又称马犬),是一头搜捕犬,获得过全区警犬比赛第2名。说起“赤兔”的战功,陈元平向记者讲述,“赤兔”是一只非常出色的警犬,2019年11月22日,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刑侦支队警犬技术大队与三中队民警在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忽通兔村辖区公路上检查时,发现一辆外地牌照的可疑车辆,查证后发现该车辆悬挂牌照为假牌。在民警要求车上人员下车检查时,车上一男子下车借机向空旷地逃跑。
“当时我立即向‘赤兔’发出‘袭’的口令,它立即向该男子展开追击。最终‘赤兔’没有令我失望,在追出大约1000米后成功将该男子扑咬制服。后来我们在该车辆的后备箱内找到10多只被盗的狗。”
像这样的任务数不胜数,陈元平和“赤兔”每次都能出色完成。每天形影不离的陪伴,让他们成为了对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时常会思考,警犬和训导员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起初,陈元平觉得是战友,和警犬以“兄弟相称”,但随着训练警犬的时间渐长,经历了多次把一只警犬从小带到大的过程,慢慢地,陈元平觉得人与犬之间的感情和父母子女之间的情感很相似。比如“赤兔”看起来威风凛凛,实际上有分离焦虑,当犬舍的门关上的一刻,它总会望着他“嘤嘤”地叫,眼里尽是不舍。
2024年,陈元平带着“赤兔”去北京参加第六届全国警犬技术比赛。比赛过程中,“赤兔”的左腿受了严重外伤。说起这段经历,陈元平依然十分激动:“当时‘赤兔’的腿皮和肉掉下去一大块,骨头都露出来了,筋也断了,当时把我心疼坏了,比我自己受伤还难受。”他一边轻轻地抚摸“赤兔”腿上的伤疤一边说。
陈元平介绍,因长期参加高强度训练及工作环境恶劣,警犬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伤病,它们的寿命普遍比其他家庭陪伴犬要短。搜索时,鼻子在不同环境仔细嗅认,灰尘、毒气等有害物质很容易引起呼吸道及肺部感染;巡逻时,几十公里的路程跑下来,警犬的腿脚到后面都不会太好。
烈日下的晒伤、训练时的摔伤、被警犬咬伤……训犬9年,陈元平被警犬咬伤是家常便饭,现在身上还留着多处明显伤疤。他常说,他身上这些伤疤和警犬身上的伤疤一样,都是他们从警的勋章,伴随着岁月的洗礼,闪闪发光。“我们训导员是警犬唯一的‘亲人’,所以我们要用心爱护它们,让它们在公安勤务工作中发挥最佳作用。”坐在地上,看着“赤兔”和其它警犬愉快地玩耍,陈元平说。
伊飞龙和“卡特”:磨砺铸就默契
“‘卡特’,嗅!”凌晨5点的训练场,和林格尔县公安局刑警大队警犬中队训导员伊飞龙将沾有特殊气味的手套抛向灌木丛。黑缎般的身影如离弦之箭窜出,灵敏的鼻翼在晨雾中翕动,3秒后精准无误地叼回目标物。这是和林格尔县公安局警犬训导员伊飞龙与他的“无言战友”“卡特”的日常训练场景。
同为马里努阿犬,和“赤兔”的大胆、威慑力强的性格相比,作为追踪犬的“卡特”在工作中表现得更多是严谨、细致,不放过任何可疑之处。
伊飞龙介绍,追踪犬是根据训导员的指令,以嗅源气味为依据,能够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气味搜寻、气味分化、气味联系,发现与嗅源气味相同的气味迹线或所求物的工作犬。其特点是训练周期长、环节多、系统性强、要求高。
2019年,伊飞龙开始训练3个月大的“卡特”。这个虎头虎脑的小马犬总爱用湿漉漉的鼻子蹭他手心,那时的他不会想到,这个爱撒娇的小家伙日后会成为战功赫赫的“破案能手”。
伊飞龙说,警犬训导员是一份需要热情的工作,不仅要喜欢狗狗,还要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而一名好的训导员,影响着一只幼犬的未来,决定着它是否能成为一只好警犬。
“训练追踪犬需要比训练其他类型的警犬要付出更多辛苦。我们每天凌晨4点就起床开始准备训练,因为训练追踪犬需要在干净的场地、空气新鲜的时间段进行。”伊飞龙介绍,每天,他都会带着“卡特”穿梭在训练场的每一个角落,训练场上精心设计的障碍赛道上布满了各种高低不一的障碍物,如跳跃台、隧道、攀爬架等,从基本的服从指令到复杂的搜救任务,每一步都凝聚着他们共同的汗水与努力。
“马犬精力旺盛、服从性强,是天生的警犬料子。”伊飞龙边给“卡特”梳理毛发,指尖掠过犬爪上的老茧,他说:“这就是无数次高强度训练留下的勋章。”
说起“卡特”的战功,伊飞龙满脸自豪。他讲述,2021年底,和林格尔县公安局接到辖区某公司报警称,公司存放的大量电缆丢失,损失大约88万元。接到任务,伊飞龙带着警犬“卡特”和3名技术人员来到案发地点,认真搜索案发地留下的可疑脚印。
“由于现场为开阔地,气味捕捉难度大,当时我握紧牵引绳,感受到‘卡特’的肌肉在掌心下紧绷如弓。‘好样的,上!’,我给它下达了指令。‘卡特’伏地低嗅,尾巴像雷达一样左右摆动。在追踪至300米处时,发现一只可疑白色尼龙手套,‘卡特’突然止步不前,双耳警觉竖起并立即示警卧下,正是这关键物证,让4个犯罪嫌疑人悉数落网。”伊飞龙说。
除了为案件侦破提供重要线索,“卡特”还获得了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警犬技术技能大赛追踪科目第2名的好成绩。这些荣誉的背后,是警犬“卡特”的努力,也承载着训导员伊飞龙的坚守。
“我们和警犬就像家人一样,每天除了训练,更多的是陪伴。它们能读懂我的眼神和手势,我也能明白它们的需求。只有建立深厚的信任和感情,它们在执行任务时才会更加配合,发挥出最大的能力。”伊飞龙一边抚摸着“卡特”,一边说,“在我看来,每一只警犬都是英雄犬。”
巴图和“辉辉”:磨合实现蜕变
清晨6点,土默特左旗公安局刑事侦查大队警犬队的铁栅栏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年轻的训导员巴图已经蹲在犬舍前,专注地擦拭着史宾格犬“辉辉”那油亮的耳朵。
“‘辉辉’,今天咱们来挑战一下新的训练科目。”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指腹轻轻按摩着“辉辉”的耳根部。这只耳朵像两把小扇子的两岁警犬,立刻伸出舌头,在巴图的手背上留下了一串湿漉漉的印记。今年是巴图作为警犬训导员的第2年,“辉辉”是巴图训练的第一只警犬,短短的两年,已经让这对年轻的搭挡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
看着巴图对“辉辉”的宠爱,当记者问巴图是不是非常喜欢警犬训导员这个职业时,巴图告诉记者,他家里养了好几只狗,从小他就很喜欢和狗狗待在一起。2023年,他成为一名警犬训导员后仿佛找到了人生的方向。
回忆起第一次见到“辉辉”的情景,巴图的脸上洋溢着温暖的笑容。当时只有3个月大的“辉辉”像个毛茸茸的小肉球,跌跌撞撞地扑进了他的怀里。
2023年,巴图和“辉辉”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首届警犬技术技能大赛,获得了物证搜索科目第3名的成绩。巴图讲述,当时的比赛场地地形复杂,地面高低起伏、杂草丛生,这给搜索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我蹲在起点线前,双手紧紧地握着牵引绳,心跳得像打鼓一样。‘辉辉’,开始搜索!裁判的一声令下,我就给‘辉辉’下达命令,它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巴图讲述,“当时‘辉辉’的鼻子几乎贴到了地面,尾巴像一面小旗子一样高高地扬起。在搜索过程中,它突然在一根生锈的钢管前停了下来,先是用鼻子仔细地嗅了嗅,然后回头看了看我,接着又用爪子轻轻地扒了扒地面。我立刻明白了它的意思,果然在杂草掩盖处发现了比赛设置的可疑物证。”
最终,“辉辉”凭借出色的表现,夺得了该项目的第3名。当知道“辉辉”取得的成绩时,巴图的眼睛湿润了。他蹲下来,紧紧地抱住“辉辉”,在它耳边轻声说:“‘辉辉’,你是我见过最棒的警犬!”
如今,巴图和“辉辉”已经成为了土默特左旗公安局的“明星搭档”。他们一起参与了多次系列刑事案件侦破工作,累计搜索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为维护城市的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夕阳西下,巴图带着“辉辉”在训练场上散步。“辉辉”一会儿追逐着自己的尾巴,一会儿又跑过来蹭蹭巴图的腿,仿佛在诉说着它的快乐和满足。巴图看着“辉辉”那活泼可爱的样子,心里充满了幸福和自豪。他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和“辉辉”还会一起经历更多的挑战和考验,因为他们是彼此最忠诚的伙伴。
记者手记:
警犬技术工作因其特殊性,要求警犬训导员要全身心投入到训练犬的日常饲养、训练与陪伴中。无论何种天气条件,都要进行长时间的专业训练,常常夏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只有在不断的训练中,才能培养出一只合格的受训犬,使其在各类案件侦破中发挥作用。警犬不仅是侦查破案的“神秘武器”,更是民警们亲密无间的战友和亲人。
无论是侦破案件还是各类安保任务,训导员和他们的“沉默战友”始终坚守岗位,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初心与使命、职责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