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您知道吗?落枕是常见颈部软组织损伤病症,可预防

●本报记者 于亚军

落枕,又称为“失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通常发生在睡眠后,是一种常见的颈部软组织损伤病症。但是,落枕可预防您知道吗?今天,特邀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专家为大家科普落枕的原因及预防的相关知识。

落枕的复发率较高

内蒙古自治区国际蒙医医院针推科主任医师朝鲁介绍,落枕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病率为15%左右,而且落枕的复发率较高,患者首次发病后的1至5年内复发率可达50%至85%。落枕常表现为晨起时颈肩部疼痛、僵硬,头歪向一侧,活动明显受限,不能自由活动旋转颈部,尤其是向患侧旋转或后倾时疼痛加剧。

落枕的病因有多种

朝鲁介绍,卧具的不适是引发落枕的重要因素。睡眠时,枕头的高度以及床垫的软硬度、支撑性都对脊柱的舒适度至关重要。枕头过高会使颈部过度伸展,过低则会使颈部过度弯曲。床垫过硬或过软,也会影响对颈椎和腰椎的支撑。睡眠时,颈部和上半身像麻花一样扭曲,一侧的肩膀和颈部肌肉被拉伸,另一侧则被压缩,导致颈部两侧的肌肉不平衡。此外,睡眠时不用枕头,颈部处于悬空状态,颈部后侧的肌肉和韧带得不到放松,容易导致肌肉拉伤和痉挛,即落枕。

颈部受凉。睡眠时,如果颈部暴露在外,受到冷风直吹或室温过低,颈部肌肉会因寒冷刺激而血液循环不畅,这可能导致局部肌肉缺血、缺氧,进而引发肌肉痉挛和落枕。颈椎问题。颈椎本身的病变,如颈椎间盘突出、颈椎退行性变等,可能影响颈部肌肉和关节的稳定性。此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或电脑,也会使颈部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以上这些因素都会增加落枕的风险。

落枕后自我紧急处理

朝鲁介绍,一觉醒来,如果颈部疼痛、僵硬严重,或者有肿胀或灼热感,表示受伤部位充血发炎。所以在24小时内,应该给予冷敷。可用毛巾或塑料袋包裹小冰块敷患处,每次 15 至3 0 分钟,每天两次,严重者可每小时敷 1 次。

等到炎症疼痛减轻时考虑热敷,以疏通经络,活血化淤。 可用热毛巾湿敷,或用热水袋干敷。有时间的话,可洗热水澡,尤其在颈部患处用热水反复冲洗,边洗边用手按摩颈部,效果更佳。

自我按摩

“落枕穴”在手背侧第 2、第3掌骨之间,指掌关节后一点的地方。该穴是治疗落枕的特效经验用穴,可以左右手交替自我按摩。大多数情况下,落枕可在数天或一周内自行恢复,但症状严重者应及时就医,以免导致病程延长或病情发展。

落枕可预防

朝鲁介绍,选用合适的卧具。枕头应能充分支撑颈部,使颈部与床面保持适当角度,避免颈部悬空或过度弯曲。一般枕头的高度为8至12厘米,材质应选择透气、柔软的荞麦、茶叶为主。 床垫不宜过硬或过软,应能提供良好的支撑,保持脊柱的自然弯曲。

保持正确睡姿。侧卧位或仰卧位最有助于预防落枕,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使颈部与脊柱保持水平;平躺时,枕头应放于颈下,使头部略向后仰。应避免俯卧位睡姿,因为俯卧时颈部会扭向一侧,导致颈肩部负担加重,易引发落枕。此外,还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种睡姿,适当翻身有助于减轻颈部压力。

注意颈部保暖。寒冷刺激易导致颈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增加落枕风险。因此,夜间睡眠和日常外出时,应注意颈部保暖,可佩戴围巾、披肩或睡前用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颈部,以缓解颈部肌肉疲劳,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落枕的发生。

加强颈部锻炼。加强颈部锻炼是预防落枕的有效方法。可以通过左右转头、仰望天空、用头颈画 “米”字、颈部拉伸、蛙泳、打羽毛球、放风筝等练习来伸展颈部的肌肉和韧带,增强颈部肌肉力量,提高颈椎灵活性,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这些练习都有助于预防落枕,但需要注意的是,锻炼时动作应缓慢、柔和,避免用力过猛。

避免不良生活习惯。预防落枕需避免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时间低头看手机、电脑,以及久坐不动等,这些习惯易导致颈部肌肉疲劳、颈椎生理曲度改变,增加落枕风险。建议定期起身活动,做颈部伸展运动,进行颈部按摩,保持正确坐姿和看手机姿势,以预防落枕。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