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内蒙古教育系统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启动

本报讯(记者 杨志伟)5月12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联合自治区应急管理厅等多部门,在阿拉善盟举办内蒙古自治区防灾减灾日暨全区教育系统防灾减灾宣传周启动仪式。活动现场组织了地震灾害疏散与紧急救援综合演练。

本次实景化演练模拟5月12日9时05分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突发6.5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的紧急场景。地震导致学校通往外界的道路中断,部分房屋损坏,部分师生被困。灾情发生后,受灾师生迅速反应,立即开展应急避险、疏散逃生和自救互救行动。与此同时,相关部门迅速响应,有序实施伤员转运、废墟搜救、临时救治、消防灭火、帐篷搭建等应急处置和救援工作。演练过程中,“黄金三角避险法”“一低二慢三通过”疏散原则和检伤分类、心肺复苏、骨折扭伤包扎方法等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通过场景化演示得到了形象生动的呈现。参演各部门反应迅速、配合有序、过程衔接紧密,整个演练达到了预期目标。

自治区教育厅要求,各地各校要加强应急演练与应急准备,结合属地事故灾害风险形势和安全生产态势,按照“平时演练规范,急时切实管用”要求,设置多样化突发状况,持续提升应急处突能力。要持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完善隐患排查整治机制,精准识别极端灾害条件下可能威胁安全运行的突出风险,提前制定完善应对预案,将灾害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按照“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无备”的原则,配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和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完好有效。要加强应急队伍建设,组建一支由教师、后勤人员等组成的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素质和应急处置能力。要加强宣传教育,鼓励学生将防灾减灾知识传递给家长和社会,形成“教育一人,影响一家,辐射一片”的良好宣传教育效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防灾减灾的浓厚氛围。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