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7版:教育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

多彩教育铸魂 文明薪火相传

苏虎街实验小学在学校举办“致敬英雄 赓续红色血脉”艺术节

●本报实习记者 若谷 文/图

近年来,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传承、凝练、发展“苏虎精神”,常态化推进文明校园“六好”标准化建设,顺应学生成长的心理需求,在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师资队伍、校本社团等方面着力打造苏虎教育品牌,不断增强文明校园内涵。

引航托举 助力少年茁壮成长

苏虎街实验小学坚持育人为本,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丰富多样的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搭建成长的舞台。

在思想道德建设方面,苏虎街实验小学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以培育高素养学生为目标。教师秉持“心有爱,行有责”的核心价值观,积极开展“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改革,构建起“苏虎德育”“苏虎课程”体系。其中,苏虎红领巾思政课程、英语和音乐“1+X”课程、语文阅读课程以及社团活动课程等全面实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新城区苏虎街实验小学德育副校长朱德静介绍,“教师们挖掘本土红色资源,结合校史中的英雄故事,为学生们带来一堂堂生动的思政课,让‘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教育更具感染力。”

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苏虎街实验小学以“传承中华文明、共铸民族精神”为主题,开展6大板块实践活动,涵盖校园文化讲解、节日主题教育、爱国实践、家乡文化探索以及非遗进校园等内容。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将“红色基因”融入精神血脉。

唯实励新 让教师团队绽放光彩

在领导班子建设上,苏虎街实验小学注重民主管理,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教师代表联络小组充分发挥作用,让每位教师都能参与学校制度制定和重大决策。学校还积极创新管理模式,实行走动式和菜单式管理,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同时,深入开展“党员先锋示范”活动,创立市级最强党支部,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教师是教育的核心力量,苏虎街实验小学始终将师德建设摆在首位,积极开展各类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我们通过‘师德论坛’等活动,让教师们分享育人故事,在交流中凝聚教育智慧,增强师德自觉。”朱德静介绍道。

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采用了多种培养方式。对于新入职的青年教师,实施“360度高位起步”培养模式,帮助他们尽快站稳讲台。朱德静说,学校还通过“走出去、请进来”、专业理论书籍学习研修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研究水平。

如今,苏虎街实验小学的教师团队成绩斐然。截至目前,获得全国、自治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基本功称号教师达23人次,市、区级教学称号教师有265人次。众多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不仅在区域内得到推广,还受到了《中国教师报》《内蒙古教育》等媒体的关注与报道。

文化先行 营造多彩校园环境

走进苏虎街实验小学,浓厚的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学校以文化的内生与发展为核心,构建起丰富多样的校园文化体系,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促进学生个性成长。“我们提出‘走廊即画廊,作品即作业’的理念,将学生们的作品展示在走廊上,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朱德静介绍,“走廊的展示是动态变化的,随时呈现学生们的最新学习成果。”除了走廊,校园里的楼宇命名、名人名言、书法作品等,都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优美环境建设方面,学校严格落实办学标准,致力于创造校内外优美整洁的环境。积极推进绿色生态文明校园建设,开展垃圾分类、光盘行动、节约水电等环保教育行动,培养师生的节俭和环保意识,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

活动阵地建设也是学校文明校园建设的重要一环。学校秉持“把人放在中央”的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班级自治、学生“微型”课题研究、21天美丽行动卡、“红领巾”三大行动、微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自我提高。学校还构建了完善的评价体系,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激励学生不断进步。同时,充分利用校内外宣传平台,全方位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校园创建内容,营造浓厚的文明氛围。

苏虎街实验小学在文明校园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砥砺前行。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科技教育,推进项目式学习,让科技教育融入各个学科。同时,完善德育课程体系,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为学生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