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5月14日,记者走进土左旗善岱镇大岱村一家超市,“快递区”三个大字映入眼帘,村民李金全正在取快件。他告诉记者:“以前村里没有快递驿站,网上买的东西只能到镇里取,现在家门口有这么一个驿站,既方便又安全。”
这家驿站的负责人说,以前超市进货时,他总会帮乡亲捎快件,后来快递量多了起来,他就想在自家店铺内设个点,正好赶上市里推广“快递进村”,便顺势打造了“超市+快递”模式。目前,该站点日均处理快件200件,旺季可达500件左右。
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和浩特市邮政管理局市场监管科科长张虎林说,为进一步巩固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让村民享受便捷、高效、优质的快递服务,全市以“二体系二工程”和“3N36系统解决方案”为核心,构建覆盖旗县、乡镇、村的三级寄递物流服务网络。截至目前,全市4个品牌以上“快递进村”通达率达到98.96%,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覆盖率达到98.24%,有效破解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
小包裹承载大民生。为全力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近年来,呼和浩特市邮政管理局通过成立呼和浩特市邮政快递行业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争取首府财政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差异化补贴资金等措施,助力农村寄递服务长效运营,形成“政企联动、属地协同”的良好工作格局。
同时,结合地域特色,推动“邮快合作”“快快合作”等多种模式覆盖全市建制村。为充分保障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前全市已建成5个旗县集散共配中心,形成以县级集散共配中心为核心的覆盖乡镇村的县域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在建制村,引导企业自建或利用村邮站、便民超市、供销合作社、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农村客运站点等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农村快递服务。截至目前,全市稳定运行954个服务多样、功能集约的村级寄递综合服务点。此外,鼓励、支持、引导企业对已建站点进行标准化建设,目前全市共打造472个标准化村级服务点,实现了“一点多能、服务双提升”。
下一步,呼和浩特市邮政管理局将持续聚焦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加强旗县区邮政快递业安全发展中心建设,深化快递进村,顺应群众期望,持续提高农村地区按址投递水平,巩固建制村通邮成果,不断提升农村邮政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