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健康 上一版   
上一篇

治疗老年性白内障莫入五大误区

●罗兴中

老年性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是老年人失明的主要原因,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然而,有些老人对白内障没有足够的重视,或者是听信别人一些错误的说法,导致陷入以下几种治疗误区。

误区一:

滴眼药水就能治好白内障

有些商业广告宣称,使用某种药物可以很快治愈白内障,重新获得好视力。一些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这些不实广告深信不疑,不惜花大钱去购买。实际上,目前白内障的药物治疗方面还无特效药,手术才是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以高质量的人工晶状体置换人眼混浊的晶状体,才能让白内障患者重获很好的视力。所以,白内障患者应选择有条件的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实施手术。

误区二:

等看不见了才能做手术

过去由于技术不发达,采用的是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故手术要求白内障成熟期或近成熟期为宜,即要等完全看不清了才能做手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白内障手术有了重大改进,是在显微镜下行超声乳化手术,故裸眼视力在0.4以下,矫正视力在0.5以下,即可考虑手术。若等到晚期再做手术,由于晶状体核硬度增大,超声粉碎时间就要延长,会造成手术困难,还可能会引起继发性青光眼、色素膜炎等并发症。

误区三:

患者年龄过大不宜手术

有些患者认为年龄过大没有必要做手术,或者手术危险性大,不能做手术。其实,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基本上突破了年龄上的限制,上至百岁老人,下到仅3个月大的患儿,只要无严重的禁忌证,都可以进行手术。

目前,先进的白内障手术是微创手术, 往往只需要点几滴表面麻醉药就可进行手术,术中只需在角膜缘开一个直径3毫米的切口,微创器械通过切口对混浊的晶状体(白内障)进行超声乳化,抽出混浊的液态晶状体,再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从小切口植入,人工晶状体在眼内会自行展开,固定在囊袋内,手术即完成。整个手术只需10~20分钟,而且不需要缝线,故绝大多数的高龄患者都能耐受。

误区四:

人工晶状体管不了多少年

临床上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材料具有高度的物理化学稳定性,一般来说,植入患者眼中的人工晶状体可以长期使用,这已被国内外大量的手术所证实,确实无需更换,故不用担心。人工晶状体种类很多,在人工晶状体的选择上,最贵的不等于是最适合的,一般由手术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目前最广泛使用的是单焦点远焦人工晶状体。

误区五:

术后还会复发,没必要做

在临床上,有时会碰到一些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很好,但过一段时期,视力又下降,看东西又感到模糊,因此有些人认为既然手术后还会复发,没必要花费钱去做手术。

据临床统计,只有5%的手术患者在术后会发生后发性白内障, 这种视物模糊是由于手术中保留用于支撑人工晶状体的后囊膜发生混浊所致,并不是人工晶状体本身发生混浊。出现这种情况时,只需要在门诊进行一次激光治疗,就可痊愈,故不必过度担心。

(据(家庭医生报》)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