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沙沙 安娜 杨永刚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石,其成效关系到居民的获得感与幸福感。近年来,呼和浩特各街道社区构建“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长”铁三角治理模式,通过三方紧密配合,为基层治理的“多元方程”求解,开辟出一条充满活力的新路径。
万通路街道:奏响为民服务“幸福曲”
傍晚时分,新城区万通路街道水岸小镇小区的路灯一盏盏亮了起来。网格员张婷像往常一样结束了一天的巡查工作,正准备回家。突然,她看到一位老人在小区里东张西望,神情迷茫。张婷赶忙走上前询问老人情况,同时在社区网格群里发消息打听。没一会儿,网格员孙青就认出这是自己负责片区的居民,于是赶紧联系家属,把老人安全送回了家。当家属道谢时,两位网格员笑着说:“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样的暖心事儿,正是万通路街道创新推行“铁三角”微治理模式的生动缩影。
万通路街道各社区打造“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长”的“铁三角”治理架构。网格党小组书记当起了楼栋长,业委会成员成了单元长,219名社区党员也主动下沉到网格,他们既是政策宣传员,又是民情收集员,更是矛盾调解员,成了居民身边的“活地图”和“贴心人”。
“铁三角”的优势在于快速响应。网格员日常巡查中,既能像张婷那样敏锐发现独居老人、儿童等群体的突发需求,也能通过“村居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破解跨部门难题。
支农社区:绘就“全龄幸福”生活服务圈
“小王,我家厨房水管又漏水了,能不能帮忙联系物业?”“李奶奶您别急,我马上联系!”在赛罕区人民路街道支农社区的老旧小区里,专职网格员接到居民电话后,立刻联系楼栋长和物业人员,不到半小时,维修师傅就上门处理。
这是支农社区依托“网格党小组+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长”构成的“铁三角”微治理新模式服务居民的一幕。
近日,记者走进支农社区,处处感受到“全龄幸福”生活服务圈带来的温暖与便利。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室里,孩子们在志愿者的陪伴下做手工、读绘本;不远处的康养驿站内,老年人们围坐在一起,有的在下棋,有的在接受义诊。
支农社区“一老一小”两大重点人群占辖区人口总数65%以上。面对庞大的重点服务群体,社区党委充分发挥优势,平均每300至500户确定为一个网格,共划分14个单元网格,全面推进“铁三角”治理模式。14名专职网格员穿梭在大街小巷,流动党员、在职党员担任的楼栋长、单元长积极响应,再加上社区民警、物业服务人员、居民骨干等多元主体,共同编织起一张精细化的基层治理网络。
三顺店社区:破解基层治理“幸福密码”
“多亏了社区‘铁三角’团队的帮忙,现在单元的旧水管更换后,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吃水难的问题了!”提起前不久解决的烦心事,回民区通道街街道三顺店社区祥和五区居民王女士连连点赞。不久前,作为单元长的周阿姨在日常走访中发现居民吃水难问题,随即通过社区“红蓝民情单”将问题反馈到社区,收到消息后网格员小郭立刻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网格党支部当天便组织了党员、业委会成员、自来水公司负责人召开议事协商会。经过多方协调,更换了破损管道,解决了小区吃水难的问题。
三顺店社区在基层治理过程中,通过“网格党支部+专职网格员+楼栋(单元)长”基层治理“铁三角”协同模式,构建起“党建引领、多方联动、精准服务”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据三顺店社区工作人员介绍,社区成立了8个网格党支部,选优配强网格党支部书记和委员,建立“支部书记包网格、支委包楼栋、党员包户”责任体系。围绕居民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召开“居民议事会”,组织党员、居民代表,面对面协商解决方案。此外,网格党支部牵头建立“红色物业联盟”,联合辖区物业公司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安全隐患排查等行动,为辖区居民营造舒心、安全、宜居的社区环境。
网格员是连接网格党支部与居民的重要桥梁,三顺店社区推行“五维联动”工作法,即网格长统筹调度、网格员精细管理、网格指导员(在职报到党员担任)专业赋能、兼职网格员民情联络、志愿团队公益服务五大力量,构建起“责任共担、资源共享、服务共融”的治理新格局,实现基层治理从“单一管理”向“多元共治”的跨越。
单元长作为“铁三角”的重要补充,在单元内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三顺店社区充分挖掘调动辖区的热心居民、热心党员担任小区的楼栋(单元)长,一方面协助网格员开展工作,另一方面及时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网格员和网格党支部,为社区决策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