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呼和浩特蓝天白云下的生态写意

这几天,朋友圈里“晒蓝天”成为热潮,呼和浩特的澄澈碧空、棉絮般的云朵频频“霸屏”。随手一拍即成绝美大片的蓝天白云,在镜头中舒展着千般姿态,引得点赞不断的同时,也让首府的生态之美乘着网络的翅膀飞向四方。

“这里是国内最适合观赏蓝天白云的地方之一。”这句赞誉背后,是呼和浩特生态文明建设的斐然成就。当人们抬头望见那碧空如洗的蓝天与慵懒游弋的白云时,看到的不仅是大自然的馈赠,更是一座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写照。

呼和浩特的蓝天白云之所以令人惊艳,源于这座城市对生态环境治理的执着追求。

2025年4月,全国主要监测的16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较好的前20个城市中,呼和浩特排名第11位;PM_2.5浓度较低的前20个城市中,呼和浩特排名第10位。《大气中国2024: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程》报告更以科学评价为呼和浩特加冕——空气质量管理综合得分勇夺魁首!

这些成绩单不是偶然的幸运,而是持续努力的结果。从工业排放管控到扬尘污染防治,从机动车尾气治理到能源结构优化,呼和浩特用科学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让“呼和浩特蓝”从季节性景观变成了日常“标配”。

在这座城市里,蓝天白云不仅是视觉的盛宴,更是心灵的抚慰。敕勒川草原上,“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老诗句依然鲜活。城市上空,云朵变换的姿态勾勒出宁静和谐的画卷,正如那首《我在蓝天白云下等你》所唱,“你可曾聆听草原的天籁,听过来自远古的乐章?我在蓝天白云下等你,为你讲述天地苍茫。”

“呼和浩特蓝”背后,是发展理念的深刻转变。这座草原都市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而是在发展中寻求生态与经济的平衡。干净的空气、湛蓝的天空,已成为这座城市最闪亮的名片,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来此追寻诗与远方。

庄子曾言“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呼和浩特的蓝天白云正是这无言大美的慷慨彰显。

当蓝天白云成为日常,当呼吸清新空气成为自然,呼和浩特的天空在无声地诉说:当城市将纯净天空纳入发展视野,收获的不仅是排名榜上的荣光,更是让心灵诗意栖居的永恒家园。

(李海珍)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