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丰州滩 上一版   
下一篇

我将诗情赋予你,呼和浩特

■本报记者 王劭凯 摄

●张文静

仲夏,呼和浩特正值薰风微雨时,大青山高杨新绿松柏叠翠,敕勒川草原青草依依蒹葭苍苍,大黑河越涌奔流星垂低阔……抚今追昔,几多历史沉衍淹没在史海洪流中,又有多少风云际会闪耀在巍峨阴山山脉的羽翼。

大窑文化,你从远古走来

大窑怀古,距离呼和浩特市区33公里处。五十万年前的理性叩问与探究,五十万斯年的感性文明博古。五十万年前先民用石锤和燧石相击凿开文明演进的智慧之光,新旧石器时代在这里交替。大窑遗址成为时空坐标,改写了北疆文明史的地标,历史长河中的惊鸿一瞥,那是北疆文化的璀璨原点。文化自信从这里起步,从此开启文化寻根之旅!

大窑文化,你从远古走来,你从先民母体里的文化基因而育,你从纵深的沟壑间滋养生存智慧,五十万年前的人类在此采集燧石、制造工具、狩猎生活,迁徙、演化、交流,推进着文明的进程。

数万年,曙光曾照射着这片土地;岁月蹉跎、四季更迭阻挡不了万物生生不息,阻挡不了人类生命意志的蓬勃,阻挡不了世世代代凯歌传颂;石头罅隙生长出花朵,沟沟坎坎青松葱郁。先民也曾在此眺望阴山山脉,想翻过那一座山,看看山那边的天地;他们也许从大漠跋涉而来,发现了这青山绿水的所在,坚定地开疆扩土,建设他们的家园。

站在大窑遗址公园,我不禁眺望山峦,幽思追古,诗情满怀:

大窑文化,你从远古走来

这是一次探向五十万年之前黄土底层的叩问,

你的面世注定是一场震彻星河系的穿越之旅,

这是怎样的一种演化和远古代生命的延续啊!

探索者从旧石器泥土芬芳里拨开你神秘面纱。

你的初次亮相惊艳了大地之书展开的文明纵深,

一块小小石锤与燧石的撞击邂逅人类智慧火花,

亘古荒原地层下无声反响訇然唤醒蛰伏的石纹,

远古的风吹过万里旷野跨越过白垩纪与你对话。

这次旅程敬畏而艰辛的跋涉已走过五十载春秋,

每层剖面每片脉络每处遗存宛如镌刻无字天书,

远古先民采石打磨的钥匙开启花岗岩脉络密码,

遗址裸露苔藓花就是寻觅埋藏深层的故事线索。

展开这本大地之书八道沟山谷中显露切片碎屑,

犹如一枚枚斑斑驳驳书签标志曙光朝向地平线,

这片遍布土陶罐片底层中夹杂燃烧遗漏的灰烬,

我似乎还能触摸到大窑人围灶而坐残存的温度。

生灵图腾中的动物化石如档案记载着气象变迁,

大青山南麓曾经的湖河诉说着洋流波动的曲线,

三门马和肿骨鹿悠闲地啃食着针叶林带的水草,

大窑人以繁衍生息的笔触描绘出一幅生态绢画。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粗糙石脉纹路架起沟通桥梁,

每道石痕如划过天际的火种照亮人类一路前行,

轻轻拂去历史厚厚尘埃坚韧燧石因淬炼而发光,

大窑人生存的执着理念推动了北方古文明进程。

这座宏大石器制造遗址用石头书写着远古历史,

先祖沿岩石脉络选择燧石采掘中与大自然博弈,

新石器时代闪耀登场五十万年前的文明在回响,

一串串永不磨灭的足迹是记录大窑文明的宣言。

掠过阴山山脉的风雨敲击大地像是在低沉吟唱,

大窑遗址这座时空地标赓续北疆文化罄竹之书,

五十万年燧石的光芒穿过连接未来的时光隧道,

大窑文化火种一旦点燃会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大黑河,纵情的城市音符

初夏,天降甘霖,清风送爽。端午假期,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感受大自然的天然浑成。大黑河两畔绿丝低拂鸳鸯浦。犹如宋代词人姜夔的词作《杏花天影》“绿丝低拂鸳鸯浦,想桃叶、当时唤渡。又将愁眼与春风,待去;倚兰桡,更少驻。”

大黑河两畔真乃:

绿意盎然,新绿叠翠;

鹤影飞渡,野鸭闲游;

桥横碧水映天光,河面粼粼漾波长;

车马通行如织锦,人间美景竞风流;

龙舟赛得人心跃,雄姿壮丽展风头。

大黑河,由发源地奔流不息,逆流而来!236公里迂回递进,只为投入母亲河——黄河的怀抱,跨越千年激情如初,穿越古今绵延无休。

大黑河,这条流经呼和浩特的主动脉,如奏响策马扬鞭的城市奋进曲,彰显着深厚底蕴的文脉追溯,前进的脚步永不停歇!“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古老的塞外形象镌刻于洋洋大黑河的历史丰碑;而今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文明城市”在这座2400年建城史的城市闪现斑斓多彩的表情!

呼和浩特获评“全国文明城市”,这是穿越古今的纵情倾诉,这是纵横捭阖的动人讲述,这是百舸争流的时代印记!

敕勒川草原,一腔豪情任驰骋

六月的风,吹醒大地;六月的风,催生万物!

敕勒川草原,绿草如茵、如丝,如画卷。如唐代诗人曹邺诗句:“一川草色青袅袅,绕屋水声如在家。”

背靠阴山山脉,青山如黛,牛羊点缀,蒙古包静静守候着——如缕的乡愁。此情此景也如唐代诗人林滋的《春望》:

春海镜长天,青郊丽上年。

林光虚霁晓,山翠薄晴烟。

气暖禽声变,风恬草色鲜。

散襟披石磴,韶景自深怜。

敕勒川草原,远山青翠,薄雾晴烟,林光虚霁,晓月无暇,雀鸟鸣,草色鲜。一派惹人怜爱的景象,使人流连忘返,乐不思蜀焉!

太阳广场彩旗飘扬,旷野之息,天地一色,浑然天成而惟余莽莽,人们对于苍茫草原的想象止于这一目盛景。

内蒙古少数民族群众文化体育运动中心正谋划着更为盛大的赛事、演出,欢迎八方来客品鉴。

观光、休闲、露营,洽谈、交流、研学,敕勒川草原将这一腔豪情给予您,任你驰骋,任你信马由缰,任你亲近自然,也任你穿越时空,沸腾你的诗情与才华,和实现无限想象的可能!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