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首府园林部门开展市区内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摸排调查

本报讯(记者 宋向华)记者近日了解到,为进一步摸清呼和浩特市古树名木后备资源底数,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正在市区范围内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后备资源摸排调查工作。

古树名木对于每个地区来讲都是珍贵的自然遗产和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被称为绿色“活化石”,承载着中华文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今年,《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出台,对于加强古树名木保护、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2023年初,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设立了全市建成区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项目,对建成区内29株古树历史沿革、现状生境、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养护复壮策略。之后,每年的4月、9月,集中对市区内4个品种29株古树的生长状况进行调查,详细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并将结果上传至数字园林精细化平台,给每棵古树建立动态的电子健康档案,便于长期跟踪管理。

此次调查,经前期实地走访摸排,初步统计大规格树木40余株,树种涵盖了榆树、卫矛、油松、海棠、杏树等10余种。市园林建设服务中心聘请专业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对这些后备古树资源的树龄进行专业化检测,检测中如果发现树龄超过50年的大树,园林部门将联合主管部门进一步开展古树后备资源的保护与认定工作。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