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祁晓燕)今年以来,呼和浩特市以助企行动为引擎,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全力优环境强服务、破壁垒解难题、疏堵点提信心,切实解决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通过更细化的措施、更优质的服务为经营主体增信心添动能,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近日,一家民营企业负责人将一封感谢信送到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呼和浩特受理窗口,感谢窗口工作人员“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提供服务。该企业负责人表示,正是窗口工作人员助企纾困、护企远航的专业素养和高效作风,帮助企业解决了困难。
今年,该企业因不慎遗失电子商标证,导致业务拓展受阻,联系窗口工作人员后,工作人员迅速调取数据库信息,仔细核对相关资料,在确认无误后,第一时间将存档的商标证书送达企业,高效化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企有所盼、政有所为。呼和浩特市实施助企行动的初衷就是要真心实意为企业解难题,政企携手全面推动各项助企政策从“纸上”落到“地上”。
近日,某科技公司负责人专程来到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将一面绣有“法德兼修促和谐 调解有方息纷争”的锦旗郑重交至调解员手中,对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功调解该公司作为原告的多起关联专利侵权案件表达由衷谢意。这起系列案件的成功化解,标志着呼和浩特市在构建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新格局、高效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方面取得新突破。
此系列案件的原告方某科技公司拥有多项水暖相关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该公司近期在市场上发现,多家商户未经授权、擅自使用其专利技术进行生产经营和销售。面对侵权主体分散、取证复杂的情境,为避免重复调查,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在接收案件后,成立专项调解小组对接此次的关联案件,从知识产权专家库中遴选3名专家组成核心团队,针对不同被告侵权情节,量身定制调解方案。通过集中调解与分案突破相结合的方式,最终促成所有被告商户停止侵权并达成赔偿协议,实现专利侵权纠纷的原被告双方案结事了。
“呼和浩特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耐心细致地讲解、释法明理和多次沟通,引导双方达成更合理的赔偿方案,快速制止侵权行为,使我们获得维权赔偿,避免了诉讼的漫长周期和高额成本,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企业的维权痛点!”企业负责人在赠送锦旗时感慨道。
工作人员主动上门服务,了解经营主体面临的难题和发展诉求,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宣传解读一系列惠企政策,确保经营主体能够及时充分地了解政策红利,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聚焦企业发展需求,开展专项培训帮扶行动,以“干货+实操”模式精准服务,为企业“把脉问诊”,让企业“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法走”……助企行动中,呼和浩特市用一项项务实的举措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对企业的关心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