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2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乳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

●本报实习记者 郝旭杰 通讯员 王效平

在和林格尔县,一幅乳业振兴赋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台基营村3000亩苜蓿基地绿浪翻涌,现代化牧场内奶牛有序步入智能挤奶转盘,自动化生产线上一盒盒牛奶行云流水般下线……2023年,和林格尔县以乳业为核心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覆盖3镇2乡1个乳业开发区,辐射119个行政村。产业园以“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布局、科技赋能”为主线,系统重塑从饲草种植到乳品加工的全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该产业园自创建以来,聚焦乡村振兴中产业发展的核心需求,配套出台信贷、用地、科技、投资补贴等一系列政策,精准破解牧草、奶牛产业链发展的“卡脖子”问题。通过推动龙头企业带动、规模化种养殖合理布局、科技支撑有力的产业格局,重新塑造了从饲草到养殖再到加工的完整乳业产业链。政策的加持让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目前产业园奶牛存栏量已超10万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加工业的升级是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产业园内的蒙牛数智化工厂,每小时灌装5.2吨牛奶的智能化设备自动运输车、机械臂连续作业,呈现出乳业现代化加工格局。

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是产业园推动乳业加工与养殖升级的重要依托。产业园创建中大力支持乳品加工业发展壮大,推动形成以蒙牛乳业为龙头的牛乳产业发展格局,通过壮大头部企业产生了对整个乳品产业发展的强大带动力。目前,产业园内蒙牛乳业各工厂日处理鲜奶能力达5000吨。在加工业的驱动下,产业园已通过扶持企业、政府平台公司建设后出租等方式建成规模化奶牛牧场29个。

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农户深度参与产业链。现代牧业和林一牧采用全混合搅拌车,确保奶牛日粮搅拌均匀,提高适口性和采食量,保障产奶营养安全。通过引进优质品种,采取精细化管理技术,奶牛平均日单产从30公斤提升至41公斤。目前,产业园奶牛规模化养殖率达100%,年产鲜奶超50万吨。更重要的是,农户通过务工、分红、种植饲草等方式参与产业链,带动全县20多万亩青贮玉米实现规模化种植、机械化收储,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实实在在受益。

为解决牧草问题,产业园发力草畜一体化,在台基营村流转改造低产田和盐碱地,配备一流节水灌溉设备,建成3000亩苜蓿种植试验基地。试种的12个品种中6个进入丰产期,经饲喂试验,奶牛乳指标不低于进口苜蓿,成本降低且单产上升,为乡村振兴突破资源限制提供了科技方案。

此外,产业园吸引多家机构投资落户,2024年草都公司获评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新增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34家、高新技术企业8家,自治区级创新型中小企业6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家。蒙牛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蒙草获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还引进多支创新人才团队,组建13个创新联合体。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达224人,科技成果转化率显著提高,动物疫病防控和农畜产品安全监管体系不断完善,为乳业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全链条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产业振兴。和林格尔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以乳业为核心,通过政策引领、数智赋能、种养联动、科技攻关,深入践行“为养而种、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模式。规模化种植带动农户增收,智能化养殖提升生产效率,科技创新激活发展动能,一幅“产业强、农民富、生态美”的乡村振兴画卷正徐徐展开。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