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娟 马妍 文/图
7月,暑运高峰如期而至,火车、地铁和公交等交通工具的客流大幅增长。为了让市民、游客的出行更加安全便捷,呼和浩特火车站、呼和浩特东站启动智能化升级——新增站台升降安全警示防护系统,呼和浩特地铁推出了不同温度的车厢供乘客选择,呼和浩特公交全面安装空调开启舒适出行新时代。科技赋能,正让这个暑期的出行体验愈发顺畅舒心。
呼和浩特火车站、呼和浩特东站:
智能安全门上岗 织密站台防护网
7月24日上午,在呼和浩特火车站进站口人来人往,旅客正有序地进行安检。安检进站后,有不少细心的旅客发现,站台上新安装了带有黄色阻拦索的装置,当列车进站时,能发出语音提醒,还能识别危险发出警告。
呼和浩特站客运值班员和稀格图介绍,旅客看到的带有黄色阻拦索的装置叫作站台升降安全警示防护系统,也称为智能安全门。
当列车进站时,智能安全门迅速上升打开,迎接旅客的到来;列车出发时,又稳稳地下降关闭,防止意外发生。
“在大风天气中,智能安全门能有效防止旅客的行李意外吹落到轨道,避免造成危险;对于在站台上奔跑玩耍的小孩,更是一道可靠的屏障,有效防止孩童误入轨道。”和稀格图说。
这套系统的功能远不止于此,醒目的黄色阻拦索在旅客与进出站的列车之间形成了一道实物屏障,让旅客在候车时能够更加安心。系统配备的电子显示屏能够清晰显示列车车次、到发时刻、车厢编号等关键信息,帮助旅客快速确认车次,准确找到对应车厢,方便旅客乘降。
记者看到除了这些功能,站台升降安全警示防护系统还具备多种操作方式和强大的监控功能。其阻拦索既可由站台客运员手动或遥控操作升降,也可由车站综控室工作人员通过系统软件进行远程操作,并实时监控防护系统的运行状态。车站工作人员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设备,确保其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同时,该系统还对站台边缘旅客乘车区域实现了视频全覆盖,车站值班室工作人员可以实时、无盲区地查看旅客上下车情况,一旦发现问题或风险,能够迅速作出反应并及时处理,为旅客的安全出行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
正在呼和浩特火车站站台上等候列车进站的市民张先生常年往返于呼和浩特与北京之间,每次在站台候车时,总担心调皮的孙子跑到边缘。“现在有了这道安全门,孩子在旁边跑跳我也放心多了。”张先生说。
一位来自南方的游客王女士说:“刚到呼和浩特东站,就看到了这些新的安全设备,感觉特别贴心。”
这些新系统、新设备的投入使用,不仅让旅客受益,也为站台作业人员带来了极大便利。
科技助力平安出行,每一次设施的升级都是让旅客体验更美好的生动实践。呼和浩特火车站、呼和浩特东站引入站台升降安全警示防护系统,为旅客的安全出行保驾护航。
呼和浩特地铁:
空调温度分区控制 智能节电更高效
为更好地满足乘客乘车需求,不断提升乘车体验,6月1日起,呼和浩特地铁1、2号线列车实施客室空调温度分区控制,在列车上分别设置强冷车厢和弱冷车厢。
据呼和浩特地铁运营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地铁站站台门上张贴有明显的标识牌,乘客可根据站台标识进行判断,并根据车门序号前往适宜温度的车厢。在车厢内,可通过车厢两侧动态地图上的标识或车厢编号来进行区分。列车1、2、3号车厢为强冷,4、5、6号为弱冷。强冷车厢目标温度设置为24℃,弱冷车厢目标温度设置为26℃。
呼和浩特地铁运营部门工作人员介绍,根据呼和浩特地域情况,4月16日—5月31日设置为通风,6月1日—9月30日设置为自动制冷;10月1日—10月31日设置为通风;11月1日—次年4月15日设置为自动制暖。
在辽阔的草原上,风车与光伏板静静汲取自然能量。这些清洁电力无论来自风电、光伏还是电网调配,最终都汇聚成电流,通过110kV变电站降压至35kV后,注入呼和浩特地铁供电系统,并分配到各个地铁站的配电设备。进入地铁车站后,这一度电面临众多选择——可能变成驱动列车运行的牵引动力、点亮站厅的照明系统、调节环境温度的环控设备或是维持电梯运行的驱动系统等。
一度电的使用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智能照明系统,根据实时客流量和自然光照强度,动态调节照明区域,并配置时控器实现夜间分时段照明;变频温控系统,采用分区精准控温技术,实时控制各车厢环境参数,在确保乘客舒适度的同时实现能耗最优化;扶梯节能管理,配备智能感应装置,实现“人来即启、人走即停”的运行模式,在非高峰时段自动切换至低功耗待机状态。最终,这一度电完成了使命:可以让地铁列车多跑300米;可以维持车站电梯多运行10分钟;可以让站厅照明多持续60分钟,可以让安检机多运行40分钟。
呼和浩特公交:
全面安装空调 舒适出行再升级
近几年,呼和浩特市公共交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市公交公司)为车辆全面安装空调,市民舒适出行再升级。
炎炎夏日,闷热的车厢环境一直是困扰乘客的一大难题。近几年,呼和浩特公交全面升级,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车内均匀分布的出风口,能够让凉爽的空气迅速覆盖整个车厢,无论是在拥挤的早高峰还是烈日炎炎的午后,乘客都能享受到清凉舒适的出行体验。
为了在提供舒适环境的同时实现节能减排,市公交公司在新安装的空调系统中引入了先进的智能省电模式。该模式通过内置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车厢温度、湿度及乘客数量等数据,并根据数据自动调整空调的运行功率。当车厢内人数较少且温度适宜时,空调会自动降低功率,进入节能状态;而当车厢内人数增多或温度升高时,空调则会自动加大功率,确保乘客的舒适度。
7月22日,在赛罕区政府附近乘坐公交车的市民王女士表示:“以前夏天坐公交,又热又闷,体验感很差。现在有了空调,舒服多了。”
市公交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了智能省电模式外,公司还对驾驶员进行了培训,指导他们如何根据不同天气和路况合理使用空调,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
截至今年7月,市公交公司拥有营运车辆1974辆,纯电动公交车占比100%。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8.16万吨。在运营中,全面升级并引入智能省电模式,不仅提升了市民的出行体验,也是城市公共交通向绿色、智能方向发展的重要举措。
未来,首府各交通工具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断优化运营管理,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