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若谷 实习生 弓睿佳 文/图
盛夏时节的青城草木葱茏,青春的热情在此激荡。7月28日至8月1日,由外交学院、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办的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呼和浩特举行,这是该项国家级青少年学术活动首次走进广袤北疆。为期5天的大会吸引来自全国25个省份、60余所学校的500余名师生代表齐聚青城,参会学生扮演不同国家或者其他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深入探讨全球热点问题与国际挑战,为世界和平与繁荣贡献青春智慧与方案。
青春视角下的“外交实战”
模拟联合国大会,是由世界各国官方和民间团体为青少年学生组织的、风靡全球的世界各地优秀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综合素质提升、学术交流与国际交流活动。活动中,青少年学生扮演不同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模仿联合国或国际组织的运作方式、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通过观点阐述、政策辩论、投票表决、作出决议等环节,沉浸式体验并熟悉联合国和国际组织,深入了解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议题及其对未来的影响。
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学生不仅需要在会前对不同委员会的议题进行深入调研,还要在会中展开思维碰撞、唇枪舌剑、纵横捭阖,最终提出合理解决方案,并撰写具有实践意义的决议草案。这要求学生具备充分的知识储备,并能学以致用,将知识与国际问题相结合进行自主思考。通过演讲、辩论、游说、文件写作等环节,全面调动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模拟联合国大会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舞台,无论是辩论场上的唇枪舌剑,还是协商桌上的耐心沟通,都将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宝贵财富。”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学生孙榕椤表示。
7月29日,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外交学院党委书记、中国前驻瑞士大使王世廷在开幕式上表示,本届大会以“胸怀祖国·筑梦世界”为主题,引导学生们拥有中国灵魂、世界眼光,希望学生们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重大课题,在如何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共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宁、促进全人类发展与进步等问题中,用国际眼光来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展现中国学生的青春风采,在模拟多边外交中深刻体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思想伟力和时代价值。
多次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的山东省青岛第九中学教师葛奕彤表示,本届大会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有两点:一是议题设置的深度与前瞻性。如“促进有韧性的战后城市重建”“推动全球能源的清洁性与可获得性革命”等议题,紧扣全球热点,极具时代性和挑战性,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批判性思维和前瞻视野提出了极高要求;二是机制流程设计更趋专业化、实战化。如广泛应用的危机联动机制,模拟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极大锻炼了学生在高压下的应变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和即时决策能力。这也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在会前辅导中更侧重策略思维和应急预案的培养,引导学生超越单纯的知识记忆,走向动态决策。
跨学科思维碰撞世界议题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联合国成立80周年,也是外交学院将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引入中国30周年。本届大会鼓励广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引导青少年拓展国际视野,关注世界和平与发展,在模拟多边外交中积极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于培养广大青少年做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本届大会设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海事组织、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主新闻中心等9个委员会,议题涵盖“合作应对海上安保安全威胁”“促进有韧性的战后城市重建”等全球热点领域,追踪前沿热点、紧扣时代命题。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通过磋商交流、演讲辩论、文件撰写等环节,深度模拟多边外交实践,在思辨中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领导力,展现新时代青少年的国际视野与责任担当。
大会上,身着正装的青少年“外交官”们旁征博引、妙语连珠,用年轻人特有的方式,将严肃的国际议题讨论变成了一场场精彩的头脑风暴。
来自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的周游驭麟参加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执行局常规会议,主要关注如何推动全球能源的清洁性和可获得性革命。“我们对这些议题逐条展开了详细讨论。”周游驭麟告诉记者,此前看待这些问题更多是基于学生视角,而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极大地打开了他的格局。“我会从全球治理的角度来思考这些议题,不仅要尽全力扮演好所代表国家外交大使的角色,还要关注公开场合的言行,同时也要留意幕后的交流与互动。”周游驭麟说。
来自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的沈赋杨认为,参与模拟联合国大会最大的收获是锻炼了个人综合能力,尤其是拓展了国际视野和提升了沟通协作水平。他分享道:“在准备议题和会议磋商的过程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全球事务的理解,更提升了公开演讲、文件写作和团队合作等实践技能。”
在思想碰撞中,学生们彼此间的交流也让友谊愈发深厚。呼和浩特的热情与包容丰富着每位参与者的成长旅程。“呼和浩特是一座非常美的城市。”四川省绵阳市东辰中学的周子策说:“无论我们的饮食习惯是否相同,无论我们的口音是否有差异,我们都在为同一个崇高的目标而奋斗。”
北疆文化盛宴的青春共鸣
在第九届全国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召开期间,呼和浩特为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学生举办了一系列特色活动。通过“伊利特色实践”“非遗进校园”“草地音乐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学生们沉浸式感受了内蒙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新时代的蓬勃朝气。
在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师生们近距离探访了全球领先的乳业全产业链。从智能化生产线到科技创新实验室,草原乳都的现代化发展成就令学生们惊叹不已。来自山东省肥城市第一高级中学的杨含章赞叹道:“这样的高精尖技术让生产效率更加高效,各个车间也都实现了无菌化处理。”来自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的带队教师贾志超表示:“首次参加活动,师生们感受到了许多日常生活和课本之外的新事物,收获丰富、成长良多。活动中参观了伊利现代智慧健康谷,对其先进的设施印象深刻,体会到创新对未来生活的重要性。此次活动开阔了同学们的眼界,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创新对社会和现实生活的积极作用。”
“非遗进校园”活动在呼和浩特市第二中学金川校区展开。马头琴悠扬的旋律、蒙古族刺绣的精巧技艺、皮雕画的古老智慧,让师生们触摸到草原文明的脉搏。在剪纸摊位,手艺人现场演示制作引得围观学生们连连惊叹。来自广东省广州市第八十九中学的李惟一体验后说:“我最感兴趣的就是剪纸,有幸跟老师学习,制作出相对简单的五角星作品,这让我对内蒙古的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当夜幕降临,一场别开生面的“草地音乐节”活动拉开帷幕。以天地为舞台,青春与传统文化在此激情碰撞。各地学子用《Pick Me Up》《Good Time》等节目展现国际化视野,与此同时,乌兰牧骑演员们用非遗表演掀起热潮。
烟花点亮夜空,篝火映红笑脸,这场跨越地域与文化的交流盛会,通过非遗产品展示与草原狂欢夜,让北疆文化可触可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