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彩霞 文/图
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投影中长征火箭裹挟着烈焰直冲云霄,屏幕前的观众发出阵阵惊呼。12岁的孙博远紧紧握着模拟发射控制台的操纵杆兴奋地说:“太真实了,好像真的在指挥火箭发射!”这一幕发生在刚对外开放的“神舟家园—北疆星途”内蒙古航天科教研学中心。
这座由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打造、坐落于大黑河军事文化乐园东侧的体验中心,总建筑面积达 6808.09平方米,是国内首家沉浸式全景太空体验中心。7月14日,该研学中心开启试运营。它以“航天+”融合创新模式,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文化展示融为一体,自亮相以来便成为暑期呼和浩特热门科技文旅地标,让无数市民、游客在家门口圆了“航天梦”。
该中心凭借三大核心亮点开展航天科普。在全国首个深度还原内蒙古航天使命的专题展区,额济纳旗牧民“三迁家园支援航天城”的实物史料前,带着孩子参观的市民王女士驻足良久:“以前只知道神舟飞船在内蒙古着陆,今天才了解到牧民为航天事业付出的努力,这种家国情怀太令人感动了。”展区内,四子王旗 120天建成首艘载人飞船着陆场的珍贵影像,也让不少游客感慨北疆大地对中国航天的特殊意义。
依托元宇宙技术打造的 1∶1全景航天工程复原场景,成为最受游客追捧的区域。在双幕沉浸式火箭发射模拟系统前,刚体验完火箭发射的初中生李昊兴奋地说:“倒计时结束时,屏幕上的火箭腾空而起,还有震动感和音效,就像真的身处发射现场一样,太震撼了!”在“月球基地”展区,游客张磊正操控着低重力车在模拟月面行驶:“方向盘的阻力和地面的颠簸感都很真实,终于明白航天员在月球行动有多不容易了。”
首次公开展示的航天员专项训练设备前,围满了好奇的观众。当了解到血液重新分布床能模拟失重体液倒流效应时,退休教师赵先生不禁赞叹:“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航天员训练,今天亲眼见到这些‘黑科技’,才知道他们要克服这么多困难,向航天英雄致敬!”
该中心划分的“神舟启航”“中国空间站”等6大主题展区,涵盖 50余项互动体验项目,让观众直呼过瘾。在 1∶1复原的天和核心舱内,市民刘女士正对着太空厨房的展示品拍照。而在“月球熔岩洞”展区,仿生蜥蜴机器人灵活穿越模拟岩石堆的场景,吸引了大批孩子围观。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重要科普教育基地,这里更是成为青少年科创实践的乐园。开馆首日,超千名青少年来到场馆参与体验。在 VR 空间站漫游项目旁,刚摘下眼镜的高中生陈雨桐难掩激动:“仿佛真的飘在太空中,能清晰看到地球和空间站的细节,这让我更坚定了报考航天专业的决心。”正在备战 Robot Challenge 世界机器人大赛的内蒙古科技少年团队,也在此进行集中训练。团队成员王梓豪说:“场馆里的航天科技展示给了我们很多灵感,相信能帮助我们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航天主题实验室的 DIY 火箭制作课程上,孩子们围在老师身边认真学习。
“神舟家园—北疆星途”的建成,是中国航天精神与草原文明深度融合的生动体现。正如游客赵先生所说:“这里不仅能体验航天科技的神奇,还能感受到内蒙古与航天事业的深厚联系,每个人都应该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