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8版:鉴赏 上一版   
下一篇

黄河长城交会处的艺术薪火

内蒙古乡村美术馆(王耀中名家工作室)成立

《老牛湾大风景》 王耀中 80 ×200 cm 2015年

游客在乡村美术馆观展

《北地秋山》 王耀中 60×90cm 2014年

《乾坤湾》 齐德勒夫 70 ×90 cm 2021年

《秋影》 郭敏 110×100cm 2019年

《长城初醒》 苏龙 80 ×120cm

●本报记者 牧兰 文/图

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管、内蒙古美术馆实施,在全区范围内“推动优质文化直达基层项目——内蒙古自治区乡村美术馆(名家工作室)建设”于今年实施。项目以名家工作室为依托,开展内蒙古乡村美术馆建设。内蒙古美术馆对全区12个盟市进行实地调研与考察,第一批选定3处作为建设地点。其中,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以其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成为首批内蒙古乡村美术馆选址之一。乡村美术馆(王耀中名家工作室)在清水河老牛湾的设立,将以黄河的壮阔、长城的雄峙、边塞的沧桑,凝结成为艺术创作的精神之乡,在文明对话的坐标中书写北疆文化的美学篇章。

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位于清水河县境内西南部,地处晋、蒙黄河大峡谷的核心地段和黄河“几”字弯腹地,30余公里的峡谷段两岸奇峰壁立、姿态万千。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大峡谷之一”。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内文物古迹众多,自然人文景观皆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乡村美术馆(王耀中名家工作室)的建设,本着美术创作的人民立场,聚焦北疆文化主题,集合创作生产、展览展示、文化交流、公益培训、研习传承、文化惠民、文旅融合于一体,达成“送展览及美育资源下基层”的常态化长效化,实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的理念落到基层群众的生活日常。进而助力美术馆扎根乡村、融入乡土,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最终实现美术馆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近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内蒙古美术馆、内蒙古美术家协会、中共清水河县委员会、清水河县人民政府承办,呼和浩特市美术家协会、清水河县美术家协会协办的“‘融入乡土·艺绘北疆’王耀中师生美术作品首展”在风景秀丽的清水河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内的内蒙古乡村美术馆展出。展览共展出油画作品38幅,其中包括王耀中教授作品14幅,他的学生作品24幅。

王耀中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美术馆专家委员会成员,内蒙古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王耀中教授始终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美术创作的根本遵循,坚持让作品真正长在大地上、活在人心里的创作理念。多年来,他率领师生团队深入老牛湾,摒弃浅尝辄止的采风方式,选择与乡土文化深度契合,在黄河岸畔的晨曦中开展写生创作,于古村落的断壁残垣间汲取艺术养分。本次展览不仅是对当地风物的艺术描绘,更是一场关于“艺术融入乡土”的实践宣言。王耀中师生团队深知,真正表现乡土的艺术,需从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中获取创作灵感,用作品记录当下这片土地的独特印记,使艺术成为文化自信的有效载体。

“优质文化直达基层”是深入基层的躬身实践。王耀中师生以画笔践行着与老牛湾村民的一致信念——如黄河水般坚韧不拔、长城石般坚定不移。这次展出的油画作品,既是对“蒙古马精神”的当代阐释,也是对“北疆文化”品牌的深情铸就。期许展览成为一个窗口,让老牛湾的雄浑与温婉,以及村民守望家乡的骄傲与希望得以彰显,更让艺术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乡村与都市的桥梁。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