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1版:头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在拼搏与热爱中奏响激昂乐章

——呼和浩特队2025蒙超赛季速写

●本报记者 苗欣

2025年伊利内蒙古自治区足球超级联赛半决赛次回合战罢,呼和浩特队历经小组赛的慢热和淘汰赛的逆袭,最终以两回合4∶2的总比分闯入决赛,用一整个赛季的拼搏,书写了属于呼和浩特足球的热血篇章。从揭幕战的低谷到决赛的突围,球队的每一步前行,都离不开球迷的鼎力支持,更折射出呼和浩特足球运动蓬勃发展的生动图景。

逆风翻盘见韧性,拼搏精神铸风骨

呼和浩特队本赛季征程堪称“逆袭”的典范。揭幕战主场对阵乌兰察布队,在13866名球迷的呐喊声中,球队却以0∶2憾负,慢热的短板与防线失误让开局蒙上阴影。但传统劲旅的风骨,恰在困境中显现:小组赛第2轮,射手孟克特尔文梅开二度,助球队2∶0完胜乌海队,首尝胜果;第3轮客场挑战阿拉善队,球队上半场先失一球,下半场却凭借凌厉攻势连扳三球,用逆转诠释不服输的精神;连续三个客场1胜2平的战绩,更让球队在小组竞争中稳住阵脚,最终以C组第二晋级八强。

淘汰赛阶段,呼和浩特队的拼搏愈发耀眼。1/4 决赛对阵卫冕冠军锡林郭勒队,首回合1∶1战平的僵局下,次回合球队迎来外援 “三叉戟”的爆发,巴西外援马库斯・维尼修斯首开纪录,俄罗斯外援伊古尔借门将失误捡漏破门,再加上对手乌龙球,3∶0的大胜不仅送卫冕冠军出局,更展现了 “本土球员+外援”的默契配合。半决赛面对赤峰队,球队更是将韧性拉满:首回合主场0∶1落后,至第 80 分钟,马库斯顶住压力罚进点球扳平比分,4分钟后又助攻付绍轩反超;次回合开场仅35秒,马库斯再献闪电进球,创下本届赛事最快进球纪录,最终球队2∶1取胜。赛场上,球员们不仅拼劲十足,更诠释着体育精神——对手摔倒时主动伸手拉起,攻防间隙相互鼓励,这些细节让 “草原铁骑” 的形象更显立体。

万人呐喊作后盾,球迷热情暖赛场

呼和浩特队的每一场比赛,都离不开球迷的鼎力支持。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的主场看台上,总能看到祖孙三代并肩助威的身影,也能听到此起彼伏的“青城加油”声。40多岁的球迷卢先生,为了带儿子看半决赛,特意关停自家小店:“足球带给孩子的热爱与勇气,比什么都珍贵。”这样的场景,在每个主场比赛日都在上演。球迷的热情,更体现在赛场内外的互动与包容中。半决赛首回合中场休息,马头琴乐手端坐舞台中央,浑厚旋律如马蹄疾驰、悦耳悠扬,全场观众自发鼓掌应和,为下半场注入激情;即便客场作战,仍有大批呼和浩特球迷追随球队前往,与主场球迷友好交流——赤峰球迷为家乡队加油,却也为呼和浩特队的精彩进球喝彩,赛场成为草原儿女传递情谊的平台。

赛事主办方与商家也以暖心举措回馈球迷热情。伊利作为合作伙伴,推出 “打卡发微博抽现金” 活动;蒙超联赛联合电影院,凭球票可兑换观影福利;呼和浩特多家体育场馆、景区、商场围绕赛事推出优惠,球迷凭票根可享运动体验折扣、景区门票减免。这些举措不仅让观赛成为 “沉浸式体验”,更让足球文化融入城市生活,激发更多人参与其中。

绿茵沃土育希望,青城足球向未来

呼和浩特队的赛季征程,亦是城市足球运动发展的缩影。近年来,呼和浩特持续完善足球基础设施,国家北方足球训练基地成为球队主场,专业的场地条件为赛事举办提供了保障。从小组赛到淘汰赛,赛事组织愈发规范,实名制购票、安全验票等措施让观赛体验更安心。

更重要的是,足球运动的群众基础不断夯实。蒙超联赛的火热举办,让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赛场、关注足球。他们当中既有像卢先生这样的资深球迷,也有被赛事氛围吸引的新观众。学校里的足球社团、社区中的业余赛事日益增多,“足球从娃娃抓起”的理念进一步落地。外援的加盟不仅提升了球队的战力,更带来先进的战术理念,本土球员在与外援的配合中快速成长,为呼和浩特足球储备人才。

10月25日,呼和浩特队在市体育场的主场战役,已成为全城期待的盛事。这支“草原铁骑”的逆袭之路,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的角逐,更承载着城市的足球梦想——它让更多人感受到足球的魅力,推动着呼和浩特足球运动向“普及化、专业化”迈进。正如赛场上那悠扬的马头琴声,呼和浩特足球的未来,必将在拼搏与热爱中奏响更加激昂的乐章。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