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rb03版:要闻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赋能区域互联!推进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

新华社北京11月27日电(记者 魏弘毅)基建赋能区域互联!“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推进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建设,强化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高效畅通的通道是促进区域联动发展的基础。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高效集聚,推动区域间互融互促、互利共赢,需要依靠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让各地在深化合作中更好融入和支撑新发展格局,拓展国内大循环空间。

放眼全国,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成果斐然——

看交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已形成1至2小时交通圈,“四纵四横两网”国家高等级航道已经达标70%以上。

看能源,今年7月我国“北气南下”能源大通道累计输气量突破1000亿立方米。

看数据,截至今年9月,我国已有数十个数据基础设施节点完成互联互通验证,共覆盖20个省份。

“十五五”开局在即,提升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有较大空间。要加快完善交通运输大通道和物流通道网络,高质量建设沿江沿海战略骨干通道,贯通沿边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强化城市群之间以及城市群与重要功能性区域之间基础设施的高效联通。

方向明晰,各地持续发力。

在贵州,陆港智慧化改造显著提升货物集散效率,助力与北部湾港、广州港等沿海港口的合作进一步深化;通过海铁联运、江海联运,宁波舟山港已将港口腹地拓展至长江上游……以基建为依托,从内陆到沿海,高质量发展活力奔涌。

推进大通道建设,要因地制宜。

“比如,在东北地区要加快论证建设油气管道和电力外送通道等,中部地区要依托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强化该地区的大通道格局。”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建议,不同区域要发挥各自优势,在大通道建设中精准施策。

以基建之利,济发展之需。在跨区域跨流域大通道托举下,区域联动发展成效将持续凸显。

凡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报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已经由本报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呼和浩特融媒体中心”,违者本报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